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反思性学习—高校师德建设新思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 概念界定第12-14页
        1.2.1 师德概念第12页
        1.2.2 师德内涵第12-13页
        1.2.3 教师反思能力的概念第13页
        1.2.4 反思性学习的概念第13-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3.1 国内外对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第14-16页
        1.3.2 师德教育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3 高校师德教育研究现状第18-20页
第2章 “反思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第20-28页
    2.1 杜威对反思性学习的理解和贡献第20-23页
        2.1.1 杜威对思维的理解第20-21页
        2.1.2 杜威对思考的理解和定义第21-22页
        2.1.3 杜威对反思的理解和认识第22-23页
    2.2 唐纳德·舍恩(DonaldSchon)对反思性学习的理解和分类第23-28页
        2.2.1 舍恩对“反思性实践者”的定义和理解第23-25页
        2.2.2 舍恩对教师如何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理解和认识第25-26页
        2.2.3 对舍恩关于如何成为反思者的发展第26-28页
第3章 高校反思性学习与师德建设的调查分析第28-50页
    3.1 样本与变量第28-30页
        3.1.1 问卷来源及信度效度分析第28-30页
        3.1.2 样本取样第30页
    3.2 学校师德教育及教师反思运用的现状分析第30-43页
    3.3 反思性学习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证分析第43-50页
        3.3.1 教师对反思和师德建设关系理解的差异第43-45页
        3.3.2 教师对反思的运用方式差异第45-46页
        3.3.3 教师对师德和反思关系的理解第46-48页
        3.3.4 教师对师德和反思问题的态度差异第48-50页
第4章 促进高校教师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建议第50-59页
    4.1 社会方面第50-52页
        4.1.1 政府应鼓励或创建有利于教师反思性学习的网络环境第50-51页
        4.1.2 政府应从政策和经济两方面支持有效的师德建设第51-52页
    4.2 学校方面第52-55页
        4.2.1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反思性学习的平台第52-54页
        4.2.2 学校应加强师德教育中反思思想的运用第54-55页
        4.2.3 学校应创造有利于教师反思的教学环境第55页
    4.3 教师自身第55-59页
        4.3.1 教师应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第55-56页
        4.3.2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第56-57页
        4.3.3 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工具养成反思的习惯第57页
        4.3.4 自我诘难,筛选并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白碱滩地区遥感地质填图与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下一篇:娃哈哈分销渠道设计及运行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