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飞行器轨道制导算法与在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1.2.1 空间飞行器数学建模 | 第11-12页 |
1.2.2 空间飞行器轨道转移算法与规划 | 第12-13页 |
1.2.3 飞行器编队构型和在轨控制策略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空间轨道机动的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数学建模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坐标系建立 | 第16-17页 |
2.2.2 精确数学模型以及C-W模型 | 第17-18页 |
2.2.3 基于C-W方程的状态空间描述 | 第18-19页 |
2.2.4 C-W双脉冲机动模型 | 第19-20页 |
2.3 最优控制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3.1 连续最优控制 | 第21-23页 |
2.3.2 离散最优控制 | 第23页 |
2.4 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4.1 预测模型 | 第23-25页 |
2.4.2 滚动优化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卫星轨道转移制导算法研究与规划 | 第28-5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基于C-W脉冲机动的最优能耗脉冲策略 | 第28-39页 |
3.2.1 最优多脉冲轨道转移能耗分析 | 第28-31页 |
3.2.2 最优多脉冲轨道转移策略 | 第31-34页 |
3.2.3 最优多脉冲轨道转移仿真 | 第34-39页 |
3.3 考虑视场角约束的轨道转移策略 | 第39-48页 |
3.3.1 经典V-bar机动视场约束问题 | 第39-41页 |
3.3.2 滑移制导策略 | 第41-48页 |
3.4 考虑避撞的制导策略 | 第48-55页 |
3.4.1 主动安全策略 | 第48-52页 |
3.4.2 被动安全策略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卫星绕飞构型设计及伴飞形态控制 | 第56-78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相对绕飞形态控制 | 第56-60页 |
4.3 飞行器空间近距离绕飞轨迹设计 | 第60-77页 |
4.3.1 单脉冲水滴轨迹 | 第60-63页 |
4.3.2 空间圆形绕飞轨迹设计 | 第63-71页 |
4.3.3 六边形绕飞构型和三角形绕飞构型 | 第71-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卫星在轨控制研究 | 第78-90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基于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卫星轨道控制 | 第78-85页 |
5.2.1 轨道跟踪控制 | 第78-83页 |
5.2.2 轨道保持控制 | 第83-85页 |
5.3 基于预测控制的卫星轨道控制 | 第85-89页 |
5.3.1 轨道跟踪控制 | 第85-87页 |
5.3.2 轨道保持控制 | 第87-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