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关于民间公益组织培育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相关研究综合评价 | 第14页 |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4-17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 | 第14-15页 |
(二)领导者影响力 | 第15-16页 |
(三)领导者影响理论 | 第16-17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及其领导者影响状况 | 第18-22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二)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形势 | 第19页 |
(三)民间公益组织重要作用 | 第19-20页 |
二、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一般状况 | 第20-22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发起者、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 | 第20页 |
(二)志愿者的激励者、示范者、培育者、倾听者 | 第20-21页 |
(三)社会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推动者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个案:河南省中牟县A民间公益组织 | 第22-28页 |
一、A民间公益组织基本情况 | 第22页 |
二、A组织领导者闫女士的故事 | 第22-25页 |
(一)自强不息,用微笑战胜艰难困苦 | 第22-23页 |
(二)心怀感恩,用行动回报社会大爱 | 第23-24页 |
(三)化茧成蝶,用信念凝聚善的力量 | 第24页 |
(四)为爱寻家,让每一颗爱心在此汇聚 | 第24-25页 |
三、闫女士及同类型组织领导者特性分析 | 第25-28页 |
(一)同类型组织领导者的共性 | 第25-26页 |
(二)闫女士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表现、特征、来源及价值 | 第28-40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的表现 | 第28-29页 |
(一)思想观念的凝聚力 | 第28页 |
(二)知识才能的推动力 | 第28页 |
(三)公益行动的带动力 | 第28-29页 |
(四)联络各方的整合力 | 第29页 |
二、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的特征 | 第29-31页 |
(一)组织性 | 第29页 |
(二)非权力性 | 第29-30页 |
(三)积累性 | 第30页 |
(四)广泛性 | 第30-31页 |
三、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 | 第31-35页 |
(一)自身因素 | 第31-33页 |
(二)外部因素 | 第33-35页 |
四、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的价值 | 第35-40页 |
(一)对所在组织的价值 | 第35-36页 |
(二)对志愿者的价值 | 第36-38页 |
(三)对领导者自身的价值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提升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的对策 | 第40-50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实现自身影响力长效化的对策 | 第40-42页 |
(一)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长效化的内涵 | 第40页 |
(二)实现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长效化的途径 | 第40页 |
(三)实现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长效化的策略 | 第40-42页 |
二、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加强自身影响力建设的对策 | 第42-46页 |
(一)筑牢思想基础,提升人格感召力 | 第42页 |
(二)拓宽知识范围,提升才学折服力 | 第42-43页 |
(三)增强综合能力,提升科学引导力 | 第43-44页 |
(四)拓展公益实践,提升业绩驱动力 | 第44-46页 |
三、外部因素支持民间公益组织领导者影响力建设的对策 | 第46-50页 |
(一)政府全方位支持 | 第46-47页 |
(二)市场承担公益责任 | 第47页 |
(三)社会给予理解支持 | 第47-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