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1-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流程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人格特质 | 第16-19页 |
2.1.1 人格特质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大五人格特质的维度及测量 | 第16-17页 |
2.1.3 大五人格特质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 第17-19页 |
2.2 团队成员地位 | 第19-20页 |
2.2.1 团队成员地位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团队成员地位的影响因素 | 第19页 |
2.2.3 团队成员地位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 知识分享 | 第20-24页 |
2.3.1 知识分享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3.3 知识分享的测量 | 第23-24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 | 第24-28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4页 |
3.2 概念模型 | 第24-25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5-28页 |
3.3.1 神经质,外向性及尽责性与知识分享的关系 | 第25-26页 |
3.3.2 团队成员地位的调节作用 | 第26-28页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4.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28页 |
4.1.1 自变量——神经质、外向性、尽责性 | 第28页 |
4.1.2 调节变量——团队成员地位 | 第28页 |
4.1.3 因变量——知识分享 | 第28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4.2.1 人格特质测验量表 | 第28页 |
4.2.2 地位操作材料 | 第28页 |
4.2.3 知识分享任务材料 | 第28页 |
4.2.4 控制变量所用材料 | 第28-29页 |
4.3 程序 | 第29-30页 |
4.4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4.4.1 操作检验 | 第30页 |
4.4.2 信效度检验 | 第30页 |
4.4.3 描述性统计 | 第30页 |
4.4.4 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 | 第31-40页 |
5.1 被试构成 | 第31页 |
5.2 操作检验 | 第31-32页 |
5.3 信度检验 | 第32页 |
5.4 效度检验 | 第32-36页 |
5.4.1 控制变量的结构效度 | 第33-34页 |
5.4.2 人格特质的结构效度 | 第34-36页 |
5.5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6-37页 |
5.6 人格特质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及团队成员地位的调节作用 | 第37-40页 |
5.6.1 神经质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及团队成员地位的调节作用 | 第37-38页 |
5.6.2 尽责性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及团队成员地位的调节作用 | 第38-40页 |
第6章 讨论 | 第40-46页 |
6.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40页 |
6.2 讨论 | 第40-43页 |
6.2.1 神经质,外向性及尽责性对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的讨论 | 第40-42页 |
6.2.2 团队成员地位的调节作用讨论 | 第42-43页 |
6.3 管理启示 | 第43-45页 |
6.4 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