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一、为什么要研究职位分类制度第8-9页
 二、研究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第9-11页
  (一) 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 现实意义第10-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 国外研究第11页
  (二) 国内有关职位分类的最新理论研究第11-13页
 四、职位分类制度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3-14页
  (一) 行政生态理论第13-14页
  (二) 制度变迁理论第14页
 五、研究方法第14-15页
 六、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现代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理论第16-23页
 一、职位分类的内涵第16页
 二、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第16-18页
 三、职位分类的基本特征第18页
 四、职位分类的原理第18-20页
  (一) 职位分类的结构体系第18-19页
  (二) 职位分类的程序第19-20页
 五、职位分类的优点与不足第20-23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改革的启示第23-34页
 一、美国的职位分类制度第23-25页
 二、英国的品位分类制度第25-26页
 三、日本政府的职阶制第26-29页
  (一) 国家公务员的分类第27-28页
  (二) 地方公务员的分类第28-29页
 四、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第29-31页
  (一) 分类制度由单一模式走向多种模式的结合第29-30页
  (二) 分类制度从两个极端趋向科学适中第30-31页
  (三) 分类结构由封闭型逐步转变为开放型第31页
 五、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1-34页
  (一) 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第31-32页
  (二) 加强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建设第32页
  (三) 进一步完善激励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资福利制度第32页
  (四) 树立正确的绩效理念,坚持以效果为本第32-34页
第四章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第34-47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4-37页
  (一) 公务员及公务员分类第34页
  (二) 品位分类的概念第34-35页
  (三) 职位分类、品位分类的关系第35-36页
  (四) 职位分类与公务员制度的关系第36-37页
 二、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介绍第37-41页
  (一) 我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第37-38页
  (二) 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序列第38-40页
  (三) 我国公务员的级别第40页
  (四) 公务员职位与级别对应关系第40-41页
 三、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改革历程第41-47页
  (一) 管辖分类阶段(1980年—1992年)第41-42页
  (二) 职务分类阶段(1993—2005年)第42-44页
  (三) 职务类别划分阶段(2006年以来)第44页
  (四)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创新第44-47页
第五章 现行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制度分析第47-53页
 一、我国现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缺陷第47-49页
  (一) "职级晋升"与"职务晋升"双轨制不健全第47页
  (二) 配套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第47-48页
  (三) 各行政机构自行设置职位缺乏支持条件第48-49页
 二、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问题的原因第49-53页
  (一) 经济原因第50-51页
  (二) 历史文化第51页
  (三) 技术原因第51-52页
  (四) 制度惯性第52-53页
第六章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第53-59页
 一、实行"官""员"分类第53-54页
 二、建立分类转任制度第54-55页
 三、建立与分类管理相适应的工资制度第55-56页
 四、区分中央政府公务员与地方政府公务员第56页
 五、完善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第56-57页
  (一) 落实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原则第56-57页
  (二) 实行"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第57页
  (三) 体现向基层倾斜的指导思想第57页
 六、健全完善分类管理的配套法规制度第57-59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乡镇行政改革研究
下一篇:CS研究所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