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概述 | 第16-21页 |
1.1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产生背景 | 第16-17页 |
1.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法律性质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现状 | 第21-32页 |
2.1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的主要类型 | 第21-25页 |
2.1.1 反倾销纠纷 | 第21-23页 |
2.1.2 知识产权纠纷 | 第23-25页 |
2.2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的性质 | 第25-26页 |
2.2.1 两岸贸易争端具有典型单独关税区争端性质 | 第25页 |
2.2.2 两岸贸易争端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 第25-26页 |
2.3 海峡两岸贸易发生争端的因素分析 | 第26-32页 |
2.3.1 开放的大市场是两岸贸易争端的客观基础 | 第26-27页 |
2.3.2 产业的竞争关系是加剧两岸贸易争端的助燃剂 | 第27-29页 |
2.3.3 政治因素左右两岸贸易争端的产生与解决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当前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分析 | 第32-39页 |
3.1 当前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的解决方法 | 第32-34页 |
3.1.1 民间协商 | 第32-34页 |
3.1.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协商解决 | 第34页 |
3.2 当前海峡两岸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 | 第34-39页 |
3.2.1 争端解决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 第34-36页 |
3.2.2 解决方法过于单一 | 第36-37页 |
3.2.3 过于依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 | 第37页 |
3.2.4 只选择适用一地法律解决争端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与新机制的建立 | 第39-54页 |
4.1 海峡两岸不选择直接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背景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4.2 当前海峡两岸贸易合作争端机制的完善 | 第43-51页 |
4.2.1 构建ECFA争端解决机制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4.2.1.1 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 第44页 |
4.2.1.2 政治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 | 第44-45页 |
4.2.1.3 透明度原则 | 第45页 |
4.2.1.4 平等协商原则 | 第45页 |
4.2.2 制定完善明确的争端解决机制,完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 第45-50页 |
4.2.3 完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争端解决方式 | 第50-51页 |
4.3 建立ECFA争端解决之专属管辖权与成立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构 | 第51-54页 |
4.3.1 建立ECFA争端解决之专属管辖权 | 第51-52页 |
4.3.2 成立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构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