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PM与乌拉圭仲裁案概况 | 第12-14页 |
(一)争议主体 | 第12页 |
(二)争议措施 | 第12-14页 |
1、单一外观要求 | 第13页 |
2、80/80 规则 | 第13-14页 |
二、PM与乌拉圭仲裁案争议焦点评析 | 第14-25页 |
(一)间接征收构成标准的判定 | 第14-20页 |
1、子牌商标性质 | 第14-15页 |
2、商标所有人是否拥有商标使用权 | 第15-16页 |
3、争议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 | 第16-20页 |
(二)公平和公正待遇标准的认定 | 第20-23页 |
1、禁止任意性措施 | 第21-22页 |
2、合理期待 | 第22页 |
3、法律稳定性 | 第22-23页 |
(三)保护伞条款范围的确定 | 第23-25页 |
三、PM与乌拉圭仲裁案启示 | 第25-31页 |
(一)商标权和公共健康保护的价值协调 | 第25-27页 |
(二)东道国争端防范措施 | 第27-31页 |
1、国际仲裁和国内救济协调 | 第27-28页 |
2、双边投资协定规制 | 第28-30页 |
3、东道国国内立法规制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