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5-15页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第5-6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6-10页 |
(三)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0-15页 |
一、田野点介绍 | 第15-18页 |
(一)牧区田野点:窝依莫克乡喀拉库勒村通克村 | 第15-16页 |
(二)农牧区田野点:乌鲁木齐县托里乡白建沟村 | 第16页 |
(三)城镇田野点:家庭调查点及餐饮行业调查点 | 第16-18页 |
二、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中社会性别表现及比较 | 第18-44页 |
(一)哈萨克族饮食文化 | 第18-20页 |
(二)日常饮食中性别阐释 | 第20-27页 |
(三)节日与婚礼饮食中性别阐释 | 第27-37页 |
(四)家庭厨房和餐饮行业饮食中性别分工及其比较 | 第37-44页 |
三、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中社会性别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0页 |
(一)传统性别观念对饮食文化中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 | 第44-45页 |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饮食文化社会性别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三)牧民定居对饮食文化中社会性别的影响 | 第46-48页 |
(四)哈萨克民族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饮食文化中社会性别的影响 | 第48-50页 |
四、对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中社会性别的思考 | 第50-56页 |
(一)饮食文化中的象征和隐喻与社会性别 | 第50-51页 |
(二)对饮食中社会性别传统印象的反思 | 第51-53页 |
(三)关于社会控制与社会性别的思考 | 第53-54页 |
(四)饮食文化与性别认同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1: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 2:主要观察访谈户家庭情况简介 | 第60-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