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9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研究内容 | 第10页 |
2.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化符号的直观表达 | 第12-17页 |
第一节 走向世界的最初形式 | 第12-13页 |
一、改革开放给服装业带来机遇 | 第12-13页 |
二、符号化图形成为中国风的表现重点 | 第13页 |
第二节 本土设计的崛起 | 第13-14页 |
一、大众化成衣设计 | 第13-14页 |
二、时尚化成衣设计 | 第14页 |
第三节 中国风设计的成长 | 第14-17页 |
一、中国风造型的拓展 | 第14-15页 |
二、传统材质与技艺的开发运用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民国范的回归 | 第17-21页 |
第一节 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影响 | 第17页 |
第二节 文化名人的着装示范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新中式男装的成型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汉服复兴及生活化的“古风”时装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古装影视剧的繁荣影响 | 第21-23页 |
一、服饰严谨的历史正剧 | 第21-22页 |
二、服饰夸张的古装偶像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汉服复兴运动的发展 | 第23-24页 |
一、汉服爱好者的身体力行 | 第23页 |
二、汉服发展的目标和现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小清新的“古风”时装 | 第24-27页 |
一、小清新文化印象 | 第24-25页 |
二、小清新“古风”时装的特征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潮牌中的符号解构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图形创意于潮牌的重要性 | 第27-29页 |
一、潮时尚的设计理念 | 第27-28页 |
二、潮牌图形的设计特征 | 第28页 |
三、潮牌图形的灵感来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跨界重构 | 第29-33页 |
一、NPC的设计实例 | 第29-31页 |
二、民族符号的重构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知行合一的理念实践 | 第33-37页 |
第一节“无用”的理念贯穿 | 第33-35页 |
第二节“禅文化”的生活延伸 | 第35-37页 |
第六章 时代趋势下的繁荣与展望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民族崛起的文化自信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民族素材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 | 第38-39页 |
第三节 风、雅、颂的审美映射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内生的情韵传达 | 第41-43页 |
第五节 中国风服装品牌的壮大 | 第43-45页 |
第七章 结合中期的设计尝试 | 第45-55页 |
第一节 设计灵感——苗族服饰采风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设计理念与表现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设计制作过程 | 第47-53页 |
第四节 收获感悟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图片来源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作品)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