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7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 创新与特色 | 第19-20页 |
1.7 研究路径 | 第20-21页 |
1.8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29页 |
2.1 “老字号”品牌概述 | 第22-24页 |
2.1.1 “老字号”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国内外“老字号”研究 | 第22-24页 |
2.2 品牌识别系统概述 | 第24-26页 |
2.2.1 品牌识别系统的概述 | 第24页 |
2.2.2 品牌识别系统研究 | 第24-26页 |
2.3 评价体系概述 | 第26-29页 |
2.3.1 国内外评价体系现状 | 第26-27页 |
2.3.2 国内外评价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3章 “老字号”品牌视觉形象的现状研究 | 第29-56页 |
3.1 “老字号”品牌标志现状 | 第29-34页 |
3.1.1 “老字号”品牌标志现状概述 | 第29-30页 |
3.1.2 “老字号”品牌标志比较研究 | 第30-34页 |
3.2 “老字号”品牌色彩现状 | 第34-40页 |
3.2.1 “老字号”品牌色彩现状概述 | 第34-35页 |
3.2.2 “老字号”品牌比较研究 | 第35-40页 |
3.3 “老字号”品牌标准字现状 | 第40-41页 |
3.3.1 “老字号”品牌标准字现状概述 | 第40页 |
3.3.2 “老字号”品牌标准字比较研究 | 第40-41页 |
3.4 “老字号”品牌包装现状 | 第41-44页 |
3.4.1 “老字号”品牌包装现状概述 | 第41页 |
3.4.2 “老字号”品牌包装比较研究 | 第41-44页 |
3.5 “老字号”品牌网站现状 | 第44-50页 |
3.5.1 “老字号”品牌网站现状概述 | 第44-45页 |
3.5.2 “老字号”品牌网站比较研究 | 第45-50页 |
3.6 “老字号”品牌辅助图形现状 | 第50-51页 |
3.6.1 “老字号”品牌辅助图形现状概述 | 第50页 |
3.6.2 “老字号”品牌辅助图形比较研究 | 第50-51页 |
3.7 “老字号”品牌广告现状 | 第51-56页 |
3.7.1 “老字号”品牌广告现状概述 | 第51-52页 |
3.7.2 “老字号”品牌广告研究 | 第52-56页 |
第4章 关于“老字号”品牌的消费者调研 | 第56-69页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56-60页 |
4.1.1 量表设计 | 第56-59页 |
4.1.2 问卷题目设计 | 第59页 |
4.1.3 问卷试调研 | 第59-60页 |
4.2 问卷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 第60-69页 |
4.2.1 问卷数据收集 | 第60-61页 |
4.2.2 问卷统计分析 | 第61-69页 |
4.2.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1-62页 |
4.2.2.2 信度分析 | 第62-63页 |
4.2.2.3 效度分析 | 第63-67页 |
4.2.2.4 具体数据分析 | 第67-69页 |
第5章 品牌视觉形象提升路径的建立? | 第69-81页 |
5.1 品牌视觉形象提升路径的设计 | 第69-76页 |
5.1.1 品牌视觉形象提升路径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69-70页 |
5.1.2 品牌识别系统提升路径的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70-76页 |
5.1.2.1 提升路径的结构框架 | 第70-71页 |
5.1.2.2 标志子系统的内容 | 第71-73页 |
5.1.2.3 包装子系统的内容 | 第73-74页 |
5.1.2.4 网站子系统的内容 | 第74-75页 |
5.1.2.5 广告子系统的内容 | 第75-76页 |
5.2 如何建立品牌识别系统提升路径考核之间的比例 | 第76-81页 |
5.2.1 子系统之间的比重关系 | 第76-79页 |
5.2.2 子系统之内的比重关系 | 第79-81页 |
第6章 “老字号”品牌识别系统提升路径的应用 | 第81-101页 |
6.1 提升路径评价国内老字号品牌 | 第81-84页 |
6.1.1 老字号的提升评价及结果 | 第81-83页 |
6.1.1.1 贵州茅台的评价及结果 | 第81-82页 |
6.1.1.2 泸州老窖的评价及结果 | 第82-83页 |
6.1.2 老字号品牌现状报告比较 | 第83-84页 |
6.2 国内老字号品牌完善途径 | 第84-87页 |
6.2.1 贵州茅台的完善途径 | 第84-86页 |
6.2.2 泸州老窖的完善途径 | 第86-87页 |
6.3 提升路径评价国外老字号品牌 | 第87-89页 |
6.3.1 老字号的提升评价及结果 | 第87-88页 |
6.3.2 老字号的完善途径 | 第88-89页 |
6.4 国内外老字号品牌评价结果及完善路径比较研究 | 第89-90页 |
6.5 老字号品牌的具体完善路径 | 第90-101页 |
6.5.1 广告部分的完善途径 | 第90-93页 |
6.5.1.1 传播性 | 第90-91页 |
6.5.1.2 差异性 | 第91-92页 |
6.5.1.3 创新性与特色说明 | 第92-93页 |
6.5.2 标志部分的完善途径 | 第93-95页 |
6.5.2.1 独特性 | 第93页 |
6.5.2.2 适应性 | 第93-94页 |
6.5.2.3 差异性(标准色) | 第94-95页 |
6.5.3 网站部分的完善途径 | 第95-96页 |
6.5.3.1 电子商务 | 第95-96页 |
6.5.3.2 Ⅵ关联度与品牌关联度 | 第96页 |
6.5.4 包装部分的完善途径 | 第96-101页 |
6.5.4.1 风格与流行度 | 第96-97页 |
6.5.4.2 关联度(辅助图形) | 第97-98页 |
6.5.4.3 功能与外形 | 第98-99页 |
6.5.4.4 成本时效 | 第99页 |
6.5.4.5 特征 | 第99-10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1-10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01-102页 |
7.2 研究局限 | 第102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附录1:“老字号”品牌相关调查问卷 | 第111-113页 |
附录2:台湾“老字号”品牌调查问卷 | 第113-114页 |
附录3:台湾“老字号”信息表 | 第114-116页 |
附录4:云南“老字号”信息表 | 第116-117页 |
附录5:欧洲“老字号”信息表 | 第117-118页 |
附录6:论文中涉及色彩列表 | 第118-120页 |
附录7:调研部分数据交叉分析 | 第120-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目录 | 第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