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加工利用论文

单层二硫化钼/石墨烯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羰基硫加氢性能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COS的性质及脱除方法第10-15页
        1.2.1 COS的性质与结构第10-13页
        1.2.2 COS的脱除方法第13-15页
    1.3 MoS_2简介第15-23页
        1.3.1 MoS_2的性质与结构第15-16页
        1.3.2 单层MoS_2的制备方法第16-23页
    1.4 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第23-26页
        1.4.1 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质第23-25页
        1.4.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5-26页
    1.5 石墨烯纳米带及其复合物第26-29页
        1.5.1 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及性质第26-27页
        1.5.2 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方法第27-29页
    1.6 本文立题依据第29-31页
2 实验部分第31-37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第31-33页
        2.1.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2.1.2 实验设备第32-33页
        2.1.3 分析仪器第33页
    2.2 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2.2.1 氧化石墨 (GO) 的制备第33-34页
        2.2.2 碳纳米管 (CNTs) 的制备第34页
        2.2.3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 (GONRs) 的制备第34页
        2.2.4 四硫代钼酸铵 (ATTM) 的制备第34页
    2.3 样品表征第34-35页
        2.3.1 X射线衍射 (XRD)第34页
        2.3.2 红外光谱 (FTIR)第34-35页
        2.3.3 拉曼光谱 (Raman)第35页
        2.3.4 热重分析仪 (TGA)第35页
        2.3.5 扫描电镜 (SEM)第35页
        2.3.6 透射电镜 (TEM)第35页
        2.3.7 低温氮吸附 (BET)第35页
        2.3.8 NH_3程序升温脱附 (NH_3-TPD)第35页
    2.4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第35-37页
3 单层MoS_2/RGO复合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第37-57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第38-39页
        3.2.1 ML-MoS_2/RGO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3.2.2 FL-MoS_2/RGO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3.2.3 B-MoS_2催化剂的制备第38-39页
        3.2.4 纯相RGO催化剂的制备第39页
    3.3 ML-MoS_2/RGO合成机理第39-40页
    3.4 催化剂的表征第40-45页
        3.4.1 XRD分析第40-41页
        3.4.2 FTIR分析第41页
        3.4.3 Raman分析第41-42页
        3.4.4 TGA分析第42-43页
        3.4.5 SEM/TEM分析第43-45页
    3.5 单层MoS_2与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第45-48页
        3.5.1 加氢脱硫性能第45-46页
        3.5.2 不同载体加氢脱硫性能第46页
        3.5.3 抗杂质气体加氢脱硫性能第46-48页
    3.6 催化表征分析第48-51页
        3.6.1 H_2S的选择性第48-49页
        3.6.2 NH_3-TPD分析第49-50页
        3.6.3 催化剂结构分析第50-51页
    3.7 催化动力学研究第51-55页
        3.7.1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第51-52页
        3.7.2 反应级数的测定第52-53页
        3.7.3 活化能的测定第53-54页
        3.7.4 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第54-55页
    3.8 单层MoS_2与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催化脱硫机理第55-56页
    3.9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Co/Ni掺杂单层MoS_2/石墨烯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第57-67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催化剂的制备第58-59页
        4.2.1 SL-CoMoS_2/GS催化剂的制备第58页
        4.2.2 SL-NiMoS_2/GS催化剂的制备第58页
        4.2.3 SL-MoS_2/GS催化剂的制备第58-59页
    4.3 催化剂的表征第59-63页
        4.3.1 XRD分析第59-60页
        4.3.2 XPS分析第60-61页
        4.3.3 Raman分析第61页
        4.3.4 SEM分析第61-62页
        4.3.5 TGA分析第62-63页
    4.4 Co/Ni掺杂单层MoS_2与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第63-66页
        4.4.1 催化性能及稳定性第63-64页
        4.4.2 动力学分析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单层MoS_2与石墨烯纳米带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第67-86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催化剂的制备第67-68页
        5.2.1 SL-MoS_2/GNRs催化剂的制备第67页
        5.2.2 FL-MoS_2/GNRs催化剂的制备第67-68页
        5.2.3 ML-MoS_2催化剂的制备第68页
        5.2.4 纯相GNRs催化剂的制备第68页
    5.3 不同层数MoS_2/GNRs催化剂合成机理第68-69页
    5.4 催化剂的表征第69-77页
        5.4.1 XRD分析第69-70页
        5.4.2 Raman分析第70页
        5.4.3 FTIR分析第70-71页
        5.4.4 电镜分析 (SEM、TEM、HRTEM)第71-72页
        5.4.5 负载MoS_2的片长与层数统计第72-74页
        5.4.6 TGA测试分析第74-75页
        5.4.7 BET测试分析第75页
        5.4.8 XPS测试分析第75-77页
    5.5 单层MoS_2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第77-81页
        5.5.1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第77-79页
        5.5.2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79-81页
    5.6 MoS_2/石墨烯纳米带复合催化剂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第81-84页
        5.6.1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第81-82页
        5.6.2 反应级数的测定第82页
        5.6.3 活化能的测定第82-83页
        5.6.4 催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第83-84页
    5.7 单层MoS_2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催化剂催化脱硫机理第84-85页
    5.8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拉维酸提取与结晶工艺研发
下一篇:硫酸锌提高酿酒酵母乙酸耐性的机理及关键基因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