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3 研究目标及工作过程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工作过程 | 第12-14页 |
2 孢粉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14-28页 |
2.1 孢粉简介及其特征 | 第14-15页 |
2.2 孢粉的主要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2.3 孢粉与植被的关系及孢粉的生态意义 | 第19-25页 |
2.3.1 乔木 | 第19-21页 |
2.3.2 灌木及草本 | 第21-24页 |
2.3.3 蒿藜比A/C、松蒿比P/A | 第24-25页 |
2.4 孢粉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 第25-28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8-36页 |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8-29页 |
3.2 地质、地貌及气候特征 | 第29-32页 |
3.2.1 通辽地区地质、地貌特征 | 第29-30页 |
3.2.2 通辽地区气候特征 | 第30-31页 |
3.2.3 通辽地区植被环境特征 | 第31-32页 |
3.3 前人对研究地区的气候研究概况 | 第32-36页 |
4 材料方法 | 第36-42页 |
4.1 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 第36-37页 |
4.1.1 样品采集与年代样品测定 | 第36页 |
4.1.2 实验室分析 | 第36-37页 |
4.2 年代序列建立 | 第37-39页 |
4.2.1 放射性年代学测年原理——~(210)Pb 和~(137)Cs | 第37-38页 |
4.2.2 阿古拉湖泊和小塔子水库沉积岩芯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38-39页 |
4.3 镜下鉴定统计 | 第39-42页 |
4.3.1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0-41页 |
4.3.2 孢粉图谱绘制 | 第41-42页 |
5 湖泊短柱孢粉特征及其组合变化 | 第42-56页 |
5.1 孢粉特征 | 第42-46页 |
5.1.1 阿古拉湖泊孢粉特征 | 第42-44页 |
5.1.2 小塔子水库孢粉特征 | 第44-46页 |
5.2 孢粉组合特征 | 第46-56页 |
5.2.1 阿古拉湖泊15 厘米岩芯短柱孢粉组合特征 | 第46-52页 |
5.2.2 小塔子水库33 厘米岩芯短柱孢粉组合特征 | 第52-56页 |
6 孢粉组合指示的植被演替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 第56-65页 |
6.1 孢粉组合特征指示的植被特征及演化历史 | 第56-58页 |
6.1.1 阿古拉湖泊孢粉组合特征指示的植被特征及演化 | 第56-57页 |
6.1.2 小塔子水库孢粉组合特征指示的植被特征及演化 | 第57-58页 |
6.2 内蒙古通辽地区近40 年来气象特征分析 | 第58-61页 |
6.3 研究区植被类型演替成因分析 | 第61-65页 |
6.3.1 阿古拉湖泊周围地区植被类型演替成因分析 | 第61-63页 |
6.3.2 小塔子水库周围地区植被类型演替成因分析 | 第63-65页 |
7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