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深圳市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10页
        1.1.1 理论背景第7-8页
        1.1.2 社会背景第8-10页
    1.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页
        1.2.2 研究手段第10页
        1.2.3 研究方法小结第10-11页
第二章 深圳市中小型货代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第11-28页
    2.1 深圳市货代业发展历程第11-19页
        2.1.1 政策规划第13-14页
        2.1.2 斥巨资于港口发展第14页
        2.1.3 物流园区建设第14-15页
        2.1.4 航线网络日趋完善第15-16页
        2.1.5 外贸业务的持续增长第16-17页
        2.1.6 国际物流巨头登陆深圳第17页
        2.1.7 深港合作,海铁联运第17-18页
        2.1.8 物流教育的阻力第18-19页
    2.2 深圳市中小型货代企业现状第19-22页
        2.2.1 门槛降低,鱼龙混杂第19页
        2.2.2 利润来源单一,增值服务少,难以提供有差别服务第19-20页
        2.2.3 市场竞争激烈,捍卫本地货源话语权难度大第20页
        2.2.4 缺少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不明第20页
        2.2.5 货源不足,难以支撑全球网络的开拓第20-21页
        2.2.6 企业实力影响业务模式的调整第21-22页
        2.2.7 信息技术能力仍然不足第22页
        2.2.8 难以做大做强第22页
    2.3 中小货代企业生存策略第22-25页
        2.3.1 加强代理网络建设,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第22-23页
        2.3.2 个性化创新第23-24页
        2.3.3 提高服务产品的专业附加值第24-25页
    2.4 深圳市中小货代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第25-28页
        2.4.1 人才结构需要调整第25页
        2.4.2 市场要尽快完成重新洗牌第25-26页
        2.4.3 网络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第26-27页
        2.4.4 规范市场秩序第27-28页
第三章 深圳中小型货代企业的发展途径第28-37页
    3.1 向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转型第28-30页
    3.2 从事配送等方面的整合第30-32页
    3.3 加强开发国外代理业务第32-33页
        3.3.1 人工成本差异第32页
        3.3.2 本地优势第32页
        3.3.3 从竞争关系转为合作关系第32-33页
    3.4 联盟与分工第33-35页
    3.5 走深港结合之路第35-36页
    3.6 发展企业文化第36-37页
第四章 信息系统建设第37-44页
    4.1 当前现状第37-39页
        4.1.1 信息技术应用不广第37页
        4.1.2 软件的使用范围主要限于公司内的操作、文件和财务人员第37-38页
        4.1.3 市场上缺少CRM(客户关系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工具第38页
        4.1.4 缺少对市场现有资源最大程度调度的工具第38-39页
    4.2 信息系统建设要点第39-40页
        4.2.1 客户信息管理是核心第39页
        4.2.2 信息收集第39页
        4.2.3 消除信息孤岛第39-40页
    4.3 建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建议第40-44页
        4.3.1 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主的小型数据库第42页
        4.3.2 面向客户的货物实时跟踪信息查询第42页
        4.3.3 建立市场情报系统第42-44页
第五章 客户服务策略研究第44-61页
    5.1 开展客户管理的必要性第44-45页
    5.2 客户关系管理的复杂性第45-50页
        5.2.1 客户性质差异大第46-47页
        5.2.2 服务需求差别大,普通需求和个性服务共存第47-50页
    5.3 客户细分与评价第50-61页
        5.3.1 客户细分第52-54页
        5.3.2 客户价值分析第54-58页
        5.3.3 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第58-61页
第六章 新形势下的策略调整第61-66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66-68页
    7.1 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第66-67页
        7.1.1 研究结果第66-67页
        7.1.2 主要结论第67页
    7.2 进一步完善或者改进的建议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区域配送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白桦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