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区域配送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主要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2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系统概述 | 第12-25页 |
2.1 第三方物流 | 第12-18页 |
2.1.1 物流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第12-15页 |
2.1.3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内容 | 第15-16页 |
2.1.4 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 第16-18页 |
2.2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研究 | 第18-25页 |
2.2.1 服务质量 | 第18页 |
2.2.2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内涵 | 第18-20页 |
2.2.3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内容及差距 | 第20-21页 |
2.2.4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差距 | 第21-25页 |
3 第三方物流区域配送的分析 | 第25-33页 |
3.1 配送概念 | 第25页 |
3.2 配送种类 | 第25-27页 |
3.2.1 按配送组织者分类 | 第26页 |
3.2.2 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 第26-27页 |
3.3 配送的功能 | 第27-28页 |
3.4 配送的特点 | 第28-29页 |
3.5 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特点 | 第29-30页 |
3.6 JIT 在配送领域的应用 | 第30-33页 |
3.6.1 JIT 的核心思想 | 第30-32页 |
3.6.2 JIT 对物流配送的作用和意义 | 第32-33页 |
4 配送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43页 |
4.1 物流区域配送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现状和不足 | 第33-34页 |
4.2 第三方物流区域配送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34-35页 |
4.3 配送质量指标体系 | 第35-39页 |
4.3.1 统计性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4.3.2 评议性指标 | 第38-39页 |
4.4 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评议性质量指标 | 第39-43页 |
4.4.1 确定配送质量因素 | 第40页 |
4.4.2 确定评语等级 | 第40-41页 |
4.4.3 单因素低级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第41页 |
4.4.4 通过合成算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5 美宜佳配送中心质量指标实证研究 | 第43-48页 |
5.1 美宜佳配送中心的背景 | 第43-44页 |
5.2 质量指标数据的介绍 | 第44页 |
5.3 指标的计算 | 第44-48页 |
5.3.1 统计性指标的计算 | 第45-46页 |
5.3.2 评议性指标的计算 | 第46-48页 |
6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