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一般性问题论文--焊接自动化技术论文

基于粗糙集知识建模的焊缝成形质量专家系统预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专家系统智能建模方法第14-29页
        1.2.1 智能建模方法第16-22页
        1.2.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建模方法第22-29页
    1.3 粗糙集理论应用现状第29-33页
    1.4 焊缝成形质量预测专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第33-34页
    1.5 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意义第34-36页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4页
        1.5.2 课题意义第34-36页
第2章 粗糙集知识建模的理论基础第36-54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集合论基础第36-41页
        2.2.1 基本符号和定义第36-38页
        2.2.2 基本概念第38-39页
        2.2.3 集合关系第39-40页
        2.2.4 数理逻辑第40-41页
    2.3 经典粗糙集理论第41-48页
        2.3.1 粗糙集的基本思想第41-45页
        2.3.2 粗糙集的基本概念第45-48页
    2.4 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第48-54页
        2.4.1 知识发现的不确定性第48页
        2.4.2 多数包含关系第48-49页
        2.4.3 粗糙集模型中的近似集第49-52页
        2.4.4 属性的近似依赖性第52-53页
        2.4.5 近似约简第53-54页
第3章 专家系统知识建模方法研究第54-69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RS 理论建模方法框架第54-65页
        3.2.1 数据获取第54-55页
        3.2.2 数据预处理第55-60页
        3.2.3 RS 模型约简第60-65页
        3.2.4 不确定性推理第65页
    3.3 粗糙集建模方法与其他建模方法比较第65-67页
        3.3.1 建模方法的主要构成部分第65-66页
        3.3.2 RS 与其他建模方法的比较第66-67页
    3.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数据离散化的研究第69-93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离散化方法概述第70-73页
        4.2.1 离散化方法的基本流程第70-71页
        4.2.2 离散化方法分类第71-72页
        4.2.3 离散化方法的评价标准第72-73页
    4.3 常用离散化方法介绍第73-77页
        4.3.1 分箱算法第73页
        4.3.2 Kohonen 网络算法第73-74页
        4.3.3 Naive Scaler 算法和Semi Naive Scaler 算法第74-75页
        4.3.4 布尔逻辑和粗糙集理论相结合的离散化方法第75页
        4.3.5 基于信息熵的离散化第75-77页
    4.4 常用离散化方法比较第77-80页
        4.4.1 试验方案第77页
        4.4.2 对通用数据库的比较第77-80页
    4.5 二次离散化算法第80-81页
        4.5.1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区间合并离散化方法第80-81页
        4.5.2 二次离散化第81页
    4.6 基于Kohonen 网络的离散化算法改进第81-83页
    4.7 针对焊接过程数据的离散化方法比较第83-92页
        4.7.1 数据获取第83-84页
        4.7.2 决策表的离散化以及粗糙集处理第84-86页
        4.7.3 模型验证第86-92页
    4.8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基于RS 理论的不确定推理方法研究第93-114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不确定性推理过程描述第93-96页
        5.2.1 粗糙集的知识表达系统第93-94页
        5.2.2 粗糙集理论的建模步骤第94-96页
    5.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不确定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96-97页
    5.4 已有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不确定推理策略第97-102页
        5.4.1 权值策略第97-100页
        5.4.2 基于支持度策略的推理方法及改进第100-102页
    5.5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推理策略第102-106页
        5.5.1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推理策略提出的必要性第102页
        5.5.2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推理策略及其算法实现第102-106页
    5.6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推理方法的推理效率和使用性分析第106-110页
    5.7 焊接过程中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应用研究第110-113页
        5.7.1 数据获取第110页
        5.7.2 组织决策表第110-112页
        5.7.3 知识模型获取第112页
        5.7.4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推理方法的推理效果分析第112-113页
    5.8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6章 焊缝成形质量预测专家系统的构建第114-132页
    6.1 专家系统软件构建第114-119页
        6.1.1 专家系统设计第114-115页
        6.1.2 专家系统构建第115-116页
        6.1.3 算法流程和软件实现第116-119页
    6.2 低碳钢C02 焊缝成形质量预测专家系统建模及分析第119-130页
        6.3.1 建模数据获取第119-120页
        6.3.2 实验平台第120-121页
        6.3.3 实验设计与低碳钢建模数据获取第121-123页
        6.3.4 数据预处理第123-125页
        6.3.5 RS 模型约简第125页
        6.3.6 RS 推理模型第125-127页
        6.2.7 低碳钢RS 推理专家系统验证第127-130页
    6.3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7章 焊缝成形质量预测专家系统应用第132-150页
    7.1 应用背景第132-133页
    7.2 基于RS 知识建模的专家系统在漏焊监测中的应用第133-142页
        7.2.1 知识获取第134-137页
        7.2.2 知识库的维护第137-138页
        7.2.3 专家系统的现场试验验证第138-140页
        7.2.4 应用结果分析第140-142页
    7.3 基于RS 知识建模的专家系统在焊缝成形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第142-148页
        7.3.1 焊缝质量评定判据第142-143页
        7.3.2 焊缝图像信息的获取第143页
        7.3.3 图像处理流程第143-145页
        7.3.4 采样数据离散化第145-146页
        7.3.5 质量评定系统的知识获取与推理第146-147页
        7.3.6 专家系统的现场试验验证第147-148页
    7.4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结论第150-152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第163-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棉纤维(制品)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同伦分析法在非线性力学和金融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