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颌面部外科学论文--牙及牙槽骨外科论文

牙种植体扭转振动共振频率分析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缩略语表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2页
文献回顾第12-22页
    一、种植体稳定性及其评估方法第12-19页
    二、种植体共振频率的临床应用第19-21页
    小结第21-22页
实验一 牙种植体-新型变幅杆振动模态的有限元研究第22-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1.1 实验设备第23页
        1.2 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第23-26页
    2. 结果第26-28页
    3. 讨论第28-29页
    7. 结论第29-30页
实验二 建立牙种植体扭转振动共振频率分析法的实验研究第30-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40页
        1.1 实验设备第31-34页
        1.2 测量流程第34-36页
        1.3 振型验证第36页
        1.4 方法可靠性实验第36-38页
        1.5 方法敏感性实验第38-40页
        1.6 统计学方法第40页
    2. 结果第40-46页
        2.1 单次测量结果第40页
        2.2 振型验证结果第40-42页
        2.3 可靠性实验结果第42-46页
        2.4 敏感性实验结果第46页
    3. 讨论第46-50页
    4. 结论第50-51页
实验三 新型变幅杆尺寸对于牙种植体扭转振动共振频率的影响第51-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1.1 静态测量实验第51-52页
        1.2 自凝树脂结固实验第52-53页
    2. 结果第53-62页
        2.1 树脂块静态测量实验结果第53-58页
        2.2 自凝树脂结固实验测量结果第58-62页
    3. 讨论第62-64页
    4. 结论第64-65页
实验四 牙种植体扭转振动共振频率分析法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第65-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1.1 树脂块实验第65-67页
        1.2 骨块实验第67-69页
    2. 结果第69-72页
        2.1 树脂块测量结果第69-70页
        2.2 骨块中测量结果第70-72页
    3. 讨论第72-74页
    4. 结论第74-76页
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附录第82-95页
    预实验一 激励方法和测振方法的确立第82-86页
    预实验二 变幅杆设计方案的初步优化第86-93页
    预实验三 OSSTELL ISQ 共振频率分析仪激励频率初步研究第93-95页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拼焊板制车门成形和刚度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慢病毒载体介导Shh基因转染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对Sonic 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在甲状腺癌中作用机制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