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在华外资银行本土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研究的背景、方法和理论分析基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2页
    1.3 理论分析基础第12-18页
        1.3.1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分析第13-15页
            1.3.1.1 跟随客户假说第13页
            1.3.1.2 寻求机会假说第13-14页
            1.3.1.3 规避管制假说第14-15页
        1.3.2 企业管理战略理论在外资银行经营中的运用第15-18页
            1.3.2.1 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第15页
            1.3.2.2 SWOT 分析第15-16页
            1.3.2.3 PEST 分析第16-17页
            1.3.2.4 其它涉及到的战略理论第17-18页
第2章 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发展概述第18-28页
    2.1 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第18-19页
    2.2 金融海啸后银行业的变化第19-20页
    2.3 中国金融业开放和成长的历程第20-26页
        2.3.1 中国金融业开放大事记第20-24页
        2.3.2 中国本土银行在复关入世 5 年过渡期中的发展壮大第24-26页
        2.3.3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大发展第26页
    2.4 外资银行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第26-28页
第3章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第28-40页
    3.1 外资银行发展宏观环境的 PEST 分析第28-32页
        3.1.1 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s)第28-29页
        3.1.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Factors)第29-30页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第30-31页
        3.1.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Factors)第31-32页
    3.2 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力分析第32-40页
        3.2.1 中国银行业五力模型分析第32-33页
            3.2.1.1 现有竞争者第32页
            3.2.1.2 替代品的威胁第32页
            3.2.1.3 供应商和客户的力量第32页
            3.2.1.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第32-33页
        3.2.2 中国银行业的组成和规模第33-35页
        3.2.3 中国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第35-36页
        3.2.4 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第36-38页
        3.2.5 业务战略分析第38-40页
            3.2.5.1 进行股份制改革第38页
            3.2.5.2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第38页
            3.2.5.3 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第38-39页
            3.2.5.4 直接与外资银行合作,加快接轨国际第39-40页
第4章 在华外资银行内部竞争力分析第40-50页
    4.1 SWOT 分析第40-47页
        4.1.1 竞争优势分析第40-42页
            4.1.1.1 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流程银行模式第40页
            4.1.1.2 成熟的业务外包制度降低运营成本第40-41页
            4.1.1.3 事业部制的矩阵式管理,提升风险与成本控制能力第41页
            4.1.1.4 发达的产品创新能力实现了银行业务的广度第41页
            4.1.1.5 先进的信息化程度拓展了银行业务的深度第41-42页
            4.1.1.6 人力资源管理优势第42页
        4.1.2 竞争劣势分析第42-45页
            4.1.2.1 市场占有率小,网点少第43-44页
            4.1.2.2 当地中资商业银行竞争优势明显第44页
            4.1.2.3 员工储备不足第44-45页
        4.1.3 发展机会分析第45-46页
        4.1.4 潜在威胁分析第46-47页
        4.1.5 SWOT 分析表第47页
    4.2 发展策略分析第47-50页
        4.2.1 外资银行必须调整自己来适应中国大陆的监管模式第48页
        4.2.2 全面本土化,多途径进入中国金融领域第48页
        4.2.3 不断丰富产品线,积极提供全面服务第48页
        4.2.4 加大网点投入,提高银行网点和业务覆盖面第48-49页
        4.2.5 大力投入人才资源开发第49-50页
第5章 渣打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第50-65页
    5.1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概述第50-55页
        5.1.1 渣打集团背景概述第50-52页
        5.1.2 渣打中国背景概述第52-54页
        5.1.3 渣打中国的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第54-55页
        5.1.4 渣打中国的使命和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第55页
    5.2 渣打中国的战略布局第55-58页
        5.2.1 渣打中国的分支机构第55-56页
        5.2.2 渣打中国业务经营范围第56-57页
        5.2.3 渣打中国的主要成就第57-58页
    5.3 渣打中国的价值链增值战略分析第58-65页
        5.3.1 渣打中国的机构扩张战略第59-60页
        5.3.2 渣打中国的产品开发战略第60-62页
            5.3.2.1 企业银行业务第60页
            5.3.2.2 私人银行业务第60-61页
            5.3.2.3 中小企业贷款第61页
            5.3.2.4 个人贷款第61-62页
        5.3.3 渣打中国的品牌战略第62-63页
        5.3.4 渣打中国的公益营销战略第63页
        5.3.5 渣打中国的人才战略第63-65页
第6章 渣打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评价与控制第65-72页
    6.1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评价第65-68页
        6.1.1 战略评价的基本活动第65页
        6.1.2 战略评价的准则第65-68页
    6.2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控制第68-72页
        6.2.1 控制的内容与模式第68-69页
        6.2.2 战略控制的前提第69-70页
        6.2.3 渣打银行主动式战略控制模式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S公司薪酬分配改革研究
下一篇:长白山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