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上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以大陆法系为研究对象
前 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民法上的土地与建筑物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民法上的土地 | 第10-13页 |
一、 土地的功能和形态 | 第10-11页 |
二、 民法上的土地的含义和范围 | 第11-12页 |
三、 土地上的权利群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民法上的建筑物 | 第13-16页 |
一、 建筑物的范围 | 第13-15页 |
二、 建筑物在民法上的法律地位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土地和建筑物关系的立法比较 | 第16-41页 |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吸收建筑物 | 第16-23页 |
一、 罗马法中的土地所有权对建筑物的吸附 | 第16-20页 |
二、 罗马法的地上权 | 第20-22页 |
三、 采取土地吸收建筑物的其他立法例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或地上权吸收建筑物 | 第23-30页 |
一、 土地所有权对建筑物的吸收 | 第23-26页 |
二、 地上权对建筑物的吸收 | 第26-27页 |
三、 地上权期满地上建筑物的归属 | 第27-28页 |
四、 土地所有权或地上权吸收建筑物原则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土地与建筑物的分离 | 第30-34页 |
一、 日本和我国台湾民法上的土地所有权与建筑物 | 第30-31页 |
二、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上权与建筑物 | 第31-32页 |
三、 地上权期满后建筑物的归属 | 第32-33页 |
四、 土地与建筑物分离模式的不足及其修正 | 第33-34页 |
第四节 租地建房和抵押关系中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34-39页 |
一、 租地建房时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35-37页 |
二、 抵押关系中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37-39页 |
小 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我国立法对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关系的规制 | 第41-60页 |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 | 第41-44页 |
一、 土地所有权的含义 | 第41-42页 |
二、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 第42-43页 |
三、 土地所有权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 | 第43页 |
四、 我国土地所有权与建筑物权利关系所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 | 第44-52页 |
一、 土地使用权的含义 | 第44-45页 |
二、 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 | 第45-49页 |
三、 对我国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权利关系规定的评价 | 第49-50页 |
四、 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建筑物的归属 | 第50-52页 |
第三节 租赁关系中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52-55页 |
一、 我国的不动产租赁 | 第52-54页 |
二、 租赁关系中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54-55页 |
第四节 抵押关系中的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55-57页 |
一、 不动产抵押 | 第55-56页 |
二、 抵押时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 第56-57页 |
三、 对我国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一并抵押的反思 | 第57页 |
第五节 对我国未来立法的几点设想 | 第57-60页 |
结 论 | 第60-62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