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工介入流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行动研究--以肖家河社区家访项目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3 相关概念第13页
    1.4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肖家河社会流动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分析第15-20页
    2.1 肖家河社区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第15-16页
    2.2 肖家河社区流动家庭早期教育的基本情况第16-19页
    2.3 影响流动家庭早期教育问题的分析第19-20页
        2.3.1 家庭层面第19页
        2.3.2 社区层面第19-20页
        2.3.3 社会层面第20页
3 利用家访服务模式介入流动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第20-26页
    3.1 家访服务模式的含义第20-21页
    3.2 家访服务模式的原则第21页
    3.3 家访服务模式的理论框架第21-23页
    3.4 家访服务模式的介入方式第23页
    3.5 家访服务模式的过程第23-25页
    3.6 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第25-26页
4 家访服务模式的案例分析第26-39页
    4.1 项目简介与服务内容介绍第26页
    4.2 招募家访服务对象第26页
    4.3 个案家访服务第26-31页
        4.3.1 个案家庭信息及生态图第26-27页
        4.3.2 需求评估及优势分析第27-28页
        4.3.3 具体服务过程第28-31页
    4.4 小组家访服务第31-37页
    4.5 社区家访服务第37-39页
5 服务效果的评估及反思第39-43页
    5.1 家访服务的效果第39-41页
    5.2 服务过程中的反思第41-42页
    5.3 服务模式的适用性第42-43页
6 家访服务模式的完善与改进第43-45页
    6.1 运作机制的改进第43-44页
    6.2 督导和监督机制的改进第44页
    6.3 小结第44-45页
7 从点到面:从流动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到我国的儿童福利第45-47页
8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与社工介入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1+1”助推项目为例
下一篇:留守儿童反学校文化成因研究--基于江西省某乡村小学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