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9-21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方法 | 第21-33页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1-24页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1.2 多元化发展理论 | 第21-24页 |
2.2 相关研究方法 | 第24-33页 |
2.2.1 波特五力模型 | 第24-26页 |
2.2.2 内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 IFE | 第26-27页 |
2.2.3 外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 EFE | 第27-28页 |
2.2.4 SWOT 分析矩阵 | 第28-29页 |
2.2.5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QSPM | 第29-33页 |
3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非煤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33-41页 |
3.1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的非煤发展现状 | 第33-36页 |
3.1.1 煤炭矿区服务和来料加工 | 第33-34页 |
3.1.2 节能减排废物综合利用 | 第34页 |
3.1.3 煤炭伴生矿物开发利用 | 第34-35页 |
3.1.4 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 | 第35-36页 |
3.2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非煤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3.2.1 战略对煤炭主业依赖度高 | 第36-37页 |
3.2.2 战略目标设定缺乏科学性 | 第37页 |
3.2.3 战略的目标市场细分不清晰 | 第37-38页 |
3.2.4 战略实施人力资源匮乏 | 第38页 |
3.2.5 战略实施管理灵活程度不高 | 第38-41页 |
4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第41-53页 |
4.1 基于 PEST 的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第41-44页 |
4.1.1 煤炭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 第41-42页 |
4.1.2 煤炭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 第42页 |
4.1.3 煤炭企业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42-43页 |
4.1.4 煤炭企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分析 | 第43-44页 |
4.2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煤炭行业竞争分析 | 第44-45页 |
4.2.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第44页 |
4.2.2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第44页 |
4.2.3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第44-45页 |
4.2.4 替代产品威胁分析 | 第45页 |
4.2.5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第45页 |
4.3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第45-48页 |
4.3.1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资源分析 | 第46-47页 |
4.3.2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能力分析 | 第47-48页 |
4.4 资源经济转型背景下煤炭企业战略环境评价 | 第48-53页 |
4.4.1 煤炭企业内部环境评价 | 第48-50页 |
4.4.2 煤炭企业外部环境评价 | 第50-53页 |
5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非煤发展战略制定与选择 | 第53-61页 |
5.1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非煤发展原则 | 第53-54页 |
5.2 煤炭企业非煤发展 SWOT 分析 | 第54-55页 |
5.3 煤炭企业非煤发展基本战略模式 | 第55-57页 |
5.3.1 循环利用发展战略模式(A) | 第56页 |
5.3.2 先进工业发展战略模式(B) | 第56-57页 |
5.3.3 生态补偿发展战略模式(C) | 第57页 |
5.3.4 旅游文化发展战略模式(D) | 第57页 |
5.4 资源经济转型背景下煤炭企业非煤发展模式的评价与选择 | 第57-61页 |
6 山西省大中型煤炭企业非煤发展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 第61-65页 |
6.1 煤炭企业非煤战略实施的资金保障 | 第61页 |
6.2 煤炭企业非煤战略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 | 第61-62页 |
6.3 煤炭企业非煤战略实施的技术保障 | 第62页 |
6.4 煤炭企业非煤战略实施的制度保障 | 第62-65页 |
7.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结论 | 第65-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