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以西安市未央区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13-14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3页 |
2.1 城市管理 | 第15-16页 |
2.2 城市网格化管理理论的概述 | 第16-23页 |
2.2.1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含义 | 第16-17页 |
2.2.2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产生的原因 | 第17-18页 |
2.2.3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简要构成 | 第18页 |
2.2.4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平台 | 第18-19页 |
2.2.5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6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机制构成分析 | 第20-23页 |
第3章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第23-33页 |
3.1 西安市未央区概况 | 第23页 |
3.2 西安市未央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现状 | 第23-25页 |
3.3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存在问题 | 第25-28页 |
3.3.1 思想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 | 第26-27页 |
3.3.2 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任务执行 | 第27-28页 |
3.3.3 网格化管理成本高,运行模式有待调整 | 第28页 |
3.3.4 新旧模式衔接不畅,影响新模式发展 | 第28页 |
3.4 西安市未央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4.1 城市管理各部门难协调,缺乏积极配合 | 第29页 |
3.4.2 城市管理参与力量单一,需要广泛参与 | 第29页 |
3.4.3 城市管理综合人才紧缺,应该招贤纳士 | 第29-30页 |
3.5 城市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0-33页 |
3.5.1 客观原因 | 第30-31页 |
3.5.2 主观原因 | 第31-33页 |
第4章 国内其他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借鉴 | 第33-39页 |
4.1 学习架构,双轴管理——“北京经验” | 第33-36页 |
4.1.1 城市部件管理法 | 第33-34页 |
4.1.2 双轴管理体制 | 第34页 |
4.1.3 “城管通”——信息采集器 | 第34-35页 |
4.1.4 城市管理流程再造 | 第35页 |
4.1.5 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 | 第35-36页 |
4.2 分级管理,稳步推进——“上海经验” | 第36-37页 |
4.2.1 系统统一,管理分级 | 第36页 |
4.2.2 从片到面,稳步推进 | 第36-37页 |
4.2.3 不断总结,形成特色 | 第37页 |
4.3 深入实践,开阔创新——“扬州经验” | 第37-39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9-43页 |
5.1 重视思想,加强宣传力度 | 第39-40页 |
5.2 注重管理,节约投资成本 | 第40页 |
5.3 积极实践,强化人员素质 | 第40-41页 |
5.3.1 注重人才的引入机制 | 第40页 |
5.3.2 加大岗前培训力度 | 第40-41页 |
5.3.3 强化人才交流制度 | 第41页 |
5.3.4 加强监督制度 | 第41页 |
5.4 借鉴先进,加强地域交流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