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放线菌素D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1 产放线菌素D的菌株来源 | 第11页 |
1.1.2 放线菌素D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 | 第11-13页 |
1.1.3 放线菌素D的临床应用 | 第13-14页 |
1.2 产放线菌素D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产生放线菌素D的菌种 | 第14页 |
1.2.2 影响放线菌素D菌株产抗的因素 | 第14-16页 |
1.3 产放线菌素D菌株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诱变育种的目的 | 第17页 |
1.3.2 放线菌素D菌株的诱变育种方法 | 第17页 |
1.3.3 菌诱变后的筛选 | 第17-18页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易变链霉菌TRM 45540产放线菌素D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20-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2.2.1 试验结果 | 第25-34页 |
2.2.2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2.2.3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2.2.4 响应面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2.2.5 验证试验 | 第37页 |
2.2.6 产抗曲线 | 第37-38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TRM45540诱变育种与稳定高产菌株筛选 | 第39-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3.2.1 紫外线诱变结果 | 第42-43页 |
3.2.2 紫外-氯化锂诱变结果 | 第43-44页 |
3.2.3 盐酸羟胺诱变结果 | 第44-45页 |
3.2.4 微波诱变结果 | 第45-46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添加羟基脯氨酸对TRM45540产抗的影响 | 第48-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8-50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4.2.1 TRM 45540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 第51-54页 |
4.2.2 TRM45540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活性 | 第54-56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介绍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