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1.1 建筑业的重要地位 | 第13页 |
1.1.2 传统建筑业的现状 | 第13-15页 |
1.1.3 需求旺盛的建筑业 | 第15-16页 |
1.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第16-17页 |
1.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主要形式 | 第17-21页 |
1.2.2 装配式剪力墙的主要连接形式 | 第21-23页 |
1.3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3.1 常见恢复力模型 | 第24-26页 |
1.3.2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26-27页 |
1.3.3 确定恢复力模型的方法 | 第27页 |
1.4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简介 | 第27-28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 第31-67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31页 |
2.2 试件设计 | 第31-37页 |
2.3 试件加工及制作 | 第37-39页 |
2.4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第39-41页 |
2.4.1 试验加载装置 | 第39-41页 |
2.4.2 试验加载方案 | 第41页 |
2.5 试验量测内容 | 第41-42页 |
2.5.1 水平位移 | 第41页 |
2.5.2 荷载 | 第41页 |
2.5.3 钢筋应变 | 第41-42页 |
2.5.4 裂缝开展及分布 | 第42页 |
2.6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2-62页 |
2.6.1 试件SW1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2-43页 |
2.6.2 试件SW2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3-45页 |
2.6.3 试件SW3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5-47页 |
2.6.4 试件SW4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7-49页 |
2.6.5 试件SW5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9-51页 |
2.6.6 试件SW6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51-52页 |
2.6.7 试件SW7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52-54页 |
2.6.8 试件SW8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54-56页 |
2.6.9 试件SW9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56-58页 |
2.6.10 试件SW10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58-60页 |
2.6.11 试件SW11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60-62页 |
2.7 试件裂缝宽度与破坏形态 | 第62-65页 |
2.7.1 试件裂缝宽度 | 第62页 |
2.7.2 试件破坏形态 | 第62-6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 | 第67-91页 |
3.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分析 | 第67-69页 |
3.2 变形能力及承载力分析 | 第69-73页 |
3.3 层间位移角分析 | 第73-75页 |
3.4 刚度退化分析 | 第75-77页 |
3.5 耗能能力分析 | 第77-81页 |
3.6 钢筋应变分析 | 第81-88页 |
3.6.1 墙体底部竖向钢筋 | 第81-82页 |
3.6.2 墙体底部水平分布钢筋 | 第82-84页 |
3.6.3 水平接缝U形连接钢筋 | 第84-85页 |
3.6.4 边缘构件封闭箍筋 | 第85-87页 |
3.6.5 边缘构件螺旋箍筋 | 第87-88页 |
3.7 试验结论 | 第88-8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四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力学计算模型研究 | 第91-109页 |
4.1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 第91-101页 |
4.1.1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短肢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 第92-97页 |
4.1.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普通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 第97-101页 |
4.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型 | 第101-106页 |
4.2.1 开裂荷载 | 第101-102页 |
4.2.2 正截面承载力 | 第102-104页 |
4.2.3 斜截面承载力 | 第104-105页 |
4.2.4 水平接缝承载力 | 第105-10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第五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109-127页 |
5.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 | 第109-112页 |
5.1.1 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 | 第109-111页 |
5.1.2 滞回规则 | 第111页 |
5.1.3 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 第111-112页 |
5.2 剪力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12-116页 |
5.2.1 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 第112-114页 |
5.2.2 单元选择及划分 | 第114-116页 |
5.2.3 边界条件及加载 | 第116页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116-121页 |
5.3.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第116-118页 |
5.3.2 等效塑性应变分布云图 | 第118-119页 |
5.3.3 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 第119-121页 |
5.4 参数变化分析 | 第121-125页 |
5.4.1 轴压比 | 第122页 |
5.4.2 水平接缝连接钢筋直径 | 第122-123页 |
5.4.3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直径 | 第123-124页 |
5.4.4 边缘构件连续复合螺旋箍筋 | 第124-125页 |
5.4.5 预应力 | 第12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六章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应用研究 | 第127-147页 |
6.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应用概述 | 第127-130页 |
6.1.1 万科集团PCF剪力墙 | 第127-128页 |
6.1.2 中南建设集团NPC剪力墙 | 第128-129页 |
6.1.3 宇辉建设集团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 | 第129-130页 |
6.1.4 西伟德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 | 第130页 |
6.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工程应用研究 | 第130-142页 |
6.2.1 示范项目概况 | 第131-132页 |
6.2.2 抗震设计措施 | 第132页 |
6.2.3 主要节点连接及构件设计研究 | 第132-139页 |
6.2.4 DWPC剪力墙结构建造技术 | 第139-142页 |
6.3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应用总结 | 第142-143页 |
6.4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与新型建筑工业化 | 第143-145页 |
6.4.1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的优势 | 第143-144页 |
6.4.2 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的不足 | 第144页 |
6.4.3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建议 | 第144-14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7-151页 |
7.1 总结 | 第147-148页 |
7.2 展望 | 第148-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3页 |
作者简介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