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建国初-70年代末:授受讲听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第15-19页 |
1.1 此阶段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状况 | 第15页 |
1.2 此阶段国外较有影响力的教学法 | 第15-17页 |
1.2.1 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法 | 第15-16页 |
1.2.2 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 | 第16-17页 |
1.3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具有全国影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案例:“红领巾”教学法 | 第17页 |
1.4 授受讲听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第17-19页 |
1.4.1 主要特点 | 第17-18页 |
1.4.2 教学方法 | 第18-19页 |
2.80年代初-90年代末:自学点拨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第19-27页 |
2.1 时代背景 | 第19页 |
2.2 教学理论 | 第19-21页 |
2.2.1 教学原则 | 第19-20页 |
2.2.2 教学目的 | 第20页 |
2.2.3 师生关系 | 第20-21页 |
2.3 教学实践 | 第21-24页 |
2.3.1 钱梦龙:“三主四式”教学法 | 第21-22页 |
2.3.2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 第22页 |
2.3.3 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 | 第22-23页 |
2.3.4 洪镇涛:“五阶段”教学模式 | 第23-24页 |
2.4 自主点拨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 第24-27页 |
2.4.1 积极方面 | 第24-25页 |
2.4.2 消极方面 | 第25-27页 |
3.90年代末-今:生本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第27-40页 |
3.1 时代背景 | 第27-28页 |
3.2 教学特点 | 第28-33页 |
3.2.1 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 | 第28页 |
3.2.2 教学目标更具个性化 | 第28-30页 |
3.2.3 教学内容和方式更有开放性 | 第30-31页 |
3.2.4 教学环境更呈和谐化 | 第31页 |
3.2.5 教学手段更具技术性 | 第31-33页 |
3.3 教学实践 | 第33-36页 |
3.3.1“探究型”教学模式 | 第33-34页 |
3.3.2“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 第34-35页 |
3.3.3“教学案”教学模式 | 第35-36页 |
3.3.4 其他生本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第36页 |
3.4 生本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 第36-40页 |
3.4.1 教学意义 | 第36-37页 |
3.4.2 未来展望 | 第37-40页 |
4.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启发 | 第40-45页 |
4.1 三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相似性 | 第40页 |
4.2 三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 第40-43页 |
4.3 三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演变的启示性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