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杜郎口教学模式 | 第13-20页 |
2.1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起源 | 第13页 |
2.2 杜郎口教学模式概述 | 第13-16页 |
2.2.1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 第13页 |
2.2.2 预习,展示,反馈 | 第13-15页 |
2.2.3 课堂时间分配 | 第15页 |
2.2.4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教室环境 | 第15-16页 |
2.3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6页 |
2.3.1 建构主义 | 第16页 |
2.3.2 发展理论 | 第16页 |
2.4 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16-20页 |
2.4.1 批判的评价 | 第16-17页 |
2.4.2 赞誉的说法 | 第17-18页 |
2.4.3 杜郎口教学模式需要完善 | 第18-20页 |
第三章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之前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的调研 | 第20-23页 |
3.1 杜郎口中学与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比较 | 第20-21页 |
3.2 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学情的分析 | 第21页 |
3.3 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应用前的分析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杜郎口教学模式实施的初探 | 第23-40页 |
4.1 教学实验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4.2 教学实验的具体实施 | 第23-30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4.2.2 实验对象 | 第23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4.2.4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4.2.5 具体的实施案例(展示课) | 第25-30页 |
4.3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0-40页 |
4.3.1 学生成绩,兴趣及分层分析 | 第30-35页 |
4.3.2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5-4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40-4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4页 |
附录一 | 第45-48页 |
附录二 | 第48-49页 |
附录三 | 第49-51页 |
附录四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