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电流型控制的光伏并联系统离并网无缝切换技术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微网运行模式及控制结构分析第10-13页
        1.2.1 微网运行模式分析第10页
        1.2.2 微网基本控制结构分析第10-12页
        1.2.3 两级式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第12-13页
    1.3 无缝切换技术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1 电压电流加权控制第13页
        1.3.2 间接电流控制第13-14页
        1.3.3 下垂控制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电流型无缝切换控制策略设计第17-28页
    2.1 微网系统结构设计第17-20页
        2.1.1 基本拓扑结构第17-18页
        2.1.2 Boost电路参数设计第18-19页
        2.1.3 全桥滤波电路参数设计第19-20页
    2.2 传统下垂控制第20-24页
        2.2.1 下垂控制来源第20页
        2.2.2 感性下垂方程第20-22页
        2.2.3 阻性下垂方程第22-23页
        2.2.4 电压型下垂并网控制第23-24页
    2.3 电流型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第24-27页
        2.3.1 逆下垂方程第24-25页
        2.3.2 控制策略整体设计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第28-41页
    3.1 稳定性分析基础第28-29页
    3.2 单台逆变器控制建模第29-36页
        3.2.1 控制算法分析第29-30页
        3.2.2 逆变器拓扑建模第30-31页
        3.2.3 系统转移矩阵推导第31-33页
        3.2.4 并联逆变器系统建模第33-36页
    3.3 根轨迹稳定性分析第36-40页
        3.3.1 控制参数整定第36-37页
        3.3.2 根轨迹分析第37-39页
        3.3.3 稳定性分析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控制结构设计与仿真第41-55页
    4.1 算法控制结构分析第41-42页
    4.2 控制器设计第42-47页
        4.2.1 控制器选型第42-45页
        4.2.2 PI控制器实现第45-46页
        4.2.3 准PR控制器实现第46-47页
    4.3 二阶广义积分器设计第47-51页
        4.3.1 SOGI原理及实现第47-49页
        4.3.2 锁相环应用第49-50页
        4.3.3 功率计算应用第50-51页
    4.4 算法仿真分析第51-54页
        4.4.1 离网运行仿真结果第51-52页
        4.4.2 模式切换仿真结果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硬件平台设计与实验验证第55-68页
    5.1 硬件平台设计第55-57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7页
        5.2.1 单台逆变器离并网切换实验第57-59页
        5.2.2 两台逆变器离网并联实验第59-62页
        5.2.3 两台逆变器并联负载突变实验第62-64页
        5.2.4 并联逆变器并网实验第64-65页
        5.2.5 并网逆变器本地负载切出实验第65-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线载波通信多信道访问机制与混合通信机理研究
下一篇:深度学习的硬件实现与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