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创血压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2 光电容积脉搏波血压检测理论分析 | 第14-20页 |
| 2.1 脉搏波概述 | 第14-16页 |
| 2.1.1 脉搏波的产生 | 第14页 |
| 2.1.2 脉搏波的分类 | 第14-15页 |
| 2.1.3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检测原理 | 第15-16页 |
| 2.2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特征 | 第16-18页 |
| 2.2.1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组成成分和特点 | 第16-17页 |
| 2.2.2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波形特征 | 第17-18页 |
| 2.2.3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特征点 | 第18页 |
| 2.3 光电容积脉搏波和动脉血压的关系 | 第18-19页 |
| 2.3.1 动脉血压的形成 | 第18页 |
| 2.3.2 脉搏波特征血压检测的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 2.3.3 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的血压检测路线 | 第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设计 | 第20-30页 |
| 3.1 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 3.2 脉搏波信号硬件调理电路设计 | 第21-27页 |
| 3.3 脉搏波采集软件设计 | 第27-29页 |
| 3.3.1 软件设计流程 | 第27页 |
| 3.3.2 数据的采集和发送 | 第27-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检测研究 | 第30-50页 |
| 4.1 脉搏波信号去噪 | 第30-32页 |
| 4.2 脉搏波特征点检测 | 第32-46页 |
| 4.2.1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32-36页 |
| 4.2.2 基线漂移的去除 | 第36-38页 |
| 4.2.3 特征点检测的研究 | 第38-46页 |
| 4.2.4 结果分析 | 第46页 |
| 4.3 脉搏波特征参数提取与血压的采集 | 第46-49页 |
| 4.3.1 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46-48页 |
| 4.3.2 动脉血压的采集 | 第48-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血压建模及实验验证 | 第50-58页 |
| 5.1 特征参数与血压相关关系分析 | 第50-54页 |
| 5.1.1 逐步回归分析原理 | 第50页 |
| 5.1.2 逐步回归分析步骤 | 第50-52页 |
| 5.1.3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 5.2 血压预测模型 | 第54-56页 |
| 5.2.1 血压预测模型建立 | 第54页 |
| 5.2.2 预测模型的结果 | 第54-56页 |
| 5.3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5.4 拓展验证 | 第5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6.1 总结 | 第58页 |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