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性别与传播”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 | 第11-12页 |
1.2.2 “性别与传播”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 第12-14页 |
1.2.3 对新媒体时代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研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1.3.2 田野调查法 | 第17页 |
1.3.3 个案研究法 | 第17-18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传统媒体时代的我国女性新闻工作者 | 第19-23页 |
2.1 职业化进程与妇女的解放程度相关 | 第19-20页 |
2.2 易受封建礼教歧视与束缚 | 第20-22页 |
2.3 新世纪以来女性从业者比重上升 | 第22-23页 |
第3章 新媒体时期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转型现状 | 第23-33页 |
3.1 发展机遇总体增加 | 第23-25页 |
3.1.1 中国媒体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差距缩小 | 第23-24页 |
3.1.2 互联网行业机遇多,薪酬水平、职业前景被看重 | 第24-25页 |
3.2 转型者对薪酬满意程度总体提升 | 第25-29页 |
3.2.1 劳动强度普遍增大 | 第25-27页 |
3.2.2 薪酬福利有所提高 | 第27-28页 |
3.2.3 职业认同程度较高 | 第28-29页 |
3.3 两性在职场中的地位仍不平等 | 第29-32页 |
3.3.1 新媒体机构就业和薪酬存在性别歧视 | 第30-31页 |
3.3.2 传统性别角色增加女性工作压力 | 第31-32页 |
3.4 向新媒体转型后职业生涯得以延长 | 第32-33页 |
第4章 女性新闻工作者向新媒体转型遇到的问题 | 第33-42页 |
4.1 工作前景不明朗,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33-36页 |
4.1.1 职业素质要求大幅提高,学习压力增加 | 第33-34页 |
4.1.2 职务晋升性别影响趋弱,玻璃天花板效应仍然存在 | 第34-36页 |
4.2 整体趋向亚健康状态 | 第36-38页 |
4.3 存在职场“潜规则”,范围广但难取证 | 第38-39页 |
4.4 制度保障不到位,女性维权难度大 | 第39-42页 |
4.4.1 社会层面:舆论压力大导致受害者放弃维权 | 第39-40页 |
4.4.2 制度层面:维权成本高、保障措施缺位 | 第40-42页 |
第5章 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转型路径与规划建议 | 第42-47页 |
5.1 投身互联网企业成最普遍的转型路径 | 第42-43页 |
5.2 应慎重选择适宜个人能力与自身兴趣的转型路径 | 第43-44页 |
5.3 向新媒体转型(尤其是创业)有助于妇女社会地位提升 | 第44页 |
5.4 保持学习热情,复合型人才更符合行业需要 | 第44-45页 |
5.5 建立女性行业协会有助于行业及个人的长远发展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52-58页 |
附录二: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