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A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易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基于性能的概率性抗震设计方法 | 第16-17页 |
2.2 地震易损性的分析方法 | 第17-22页 |
2.2.1 基于经验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18页 |
2.2.2 基于解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18-19页 |
2.2.3 理论易损性曲线的建立方法 | 第19-22页 |
2.3 IDA法 | 第22-23页 |
2.3.1 基本原理 | 第22页 |
2.3.2 IDA法的分类 | 第22-23页 |
2.4 基于IDA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不考虑轨道约束影响的桥墩构件易损性分析 | 第25-43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5-27页 |
3.2 有限元模型 | 第27-30页 |
3.2.1 模型综述 | 第27-28页 |
3.2.2 自振特性 | 第28-30页 |
3.3 地震波的选取 | 第30-33页 |
3.4 桥墩损伤指标的定义 | 第33-37页 |
3.4.1 桥墩截面的弯矩曲率分析 | 第33-34页 |
3.4.2 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34-37页 |
3.5 桥墩构件的易损性分析 | 第37-42页 |
3.5.1 时程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3.5.2 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38-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考虑轨道约束影响的桥墩构件易损性分析 | 第43-67页 |
4.1 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 | 第43-49页 |
4.1.1 无砟轨道 | 第43-48页 |
4.1.2 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 | 第48-49页 |
4.2 一体化模型的建立 | 第49-58页 |
4.2.1 一体化模型参数 | 第49-55页 |
4.2.2 有限元模型 | 第55页 |
4.2.3 自振特性 | 第55-57页 |
4.2.4 两种模型的自振特性对比 | 第57-58页 |
4.3 桥墩构件的易损性分析 | 第58-60页 |
4.3.1 时程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4.3.2 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59-60页 |
4.4 两种易损性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4.5 配筋率对桥墩易损性的影响 | 第61-66页 |
4.5.1 少筋混凝土桥墩损伤状态的定义 | 第62-63页 |
4.5.2 不同配筋率下桥墩易损性的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桥墩系统的整体易损性分析 | 第67-75页 |
5.1 可靠度概论 | 第67-70页 |
5.1.1 可靠性概述 | 第67-68页 |
5.1.2 系统可靠性 | 第68-70页 |
5.2 桥墩系统的易损性分析 | 第70-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