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1.3.1 国内研究 | 第14-17页 |
1.3.2 国外研究 | 第17-2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1.5.1 研究创新 | 第24-25页 |
1.5.2 文章不足 | 第25-26页 |
第2章 腐败官员心理蜕变分析框架 | 第26-39页 |
2.1 官员腐败与心理蜕变界定 | 第26页 |
2.1.1 官员腐败 | 第26页 |
2.1.2 心理蜕变过程 | 第26页 |
2.2 行政心理分析框架建构 | 第26-39页 |
2.2.1 行政心理概念界定与研究路径 | 第26-29页 |
2.2.2 行政心理分析视角 | 第29-39页 |
第3章 腐败官员心理蜕变描述分析 | 第39-54页 |
3.1 腐败官员心理蜕变实证分析研究设计 | 第39-43页 |
3.1.1 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3.1.2 测量指标 | 第40-43页 |
3.2 腐败官员心理蜕变实证分析统计结果 | 第43-54页 |
3.2.1 个人特征 | 第43-50页 |
3.2.2 腐败原因 | 第50页 |
3.2.3 心理蜕变过程 | 第50-54页 |
第4章 行政心理视角下腐败官员心理蜕变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71页 |
4.1 官员腐败突出现象的分析 | 第54-59页 |
4.1.1 "一把手"腐败问题突出 | 第54-55页 |
4.1.2 职务级别与受贿金额存在中等正相关 | 第55-57页 |
4.1.3 案发年龄:"51岁现象"突出 | 第57页 |
4.1.4 腐败查处风险小,四成腐败官员"边腐边升" | 第57-59页 |
4.2 腐败官员腐败原因的心理分析 | 第59-64页 |
4.2.1 监督薄弱下的侥幸心理 | 第59-60页 |
4.2.2 面子人情下的顺水推舟心理 | 第60-61页 |
4.2.3 攀比老板的吃亏心理 | 第61页 |
4.2.4 潜规则影响的从众心理 | 第61-63页 |
4.2.5 居功自傲的特权心理 | 第63页 |
4.2.6 法纪意识不强的法盲心理 | 第63页 |
4.2.7 仕途触顶的补偿心理 | 第63-64页 |
4.3 腐败官员心理蜕变成因与类型分析 | 第64-71页 |
4.3.1 横向整体分析:"温水煮青蛙"与蜕变原因 | 第64-68页 |
4.3.2 纵向个体分析:三种常见的蜕变类型 | 第68-71页 |
第5章 行政心理视角下预防官员腐败的对策探讨 | 第71-78页 |
5.1 行政心理视角下预防官员腐败的路径选择 | 第71-72页 |
5.2 预防官员腐败的对策探讨 | 第72-78页 |
5.2.1 制度重构:以制度重塑行政个体心理 | 第72-74页 |
5.2.2 规则更新:破除潜规则卷土重来的环境 | 第74-75页 |
5.2.3 关键防范:抓关键少数与关键领域 | 第75-76页 |
5.2.4 改革人事:打破晋升天花板 | 第76页 |
5.2.5 心理测量:明确个体心理特征 | 第76-77页 |
5.2.6 严惩行贿行为:打击"买方"市场 | 第77-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