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对区域限批制度基本内容的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对区域限批制度效果的探讨 | 第16-17页 |
1.2.3 研究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区域限批制度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区域限批制度的内涵界定 | 第20页 |
2.2 区域限批制度的构成和演进 | 第20-22页 |
2.2.1 政策条文层面的规定 | 第20-21页 |
2.2.2 法律法规层面的安排 | 第21页 |
2.2.3 政府的制度实践 | 第21-22页 |
2.3 区域限批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3.1 制度评价理论 | 第22-23页 |
2.3.2 生态文明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区域限批制度的功能价值及制度优势 | 第24-29页 |
3.1 区域限批制度的功能价值 | 第24-26页 |
3.1.1 有效约束与合理化地方政府行为方式 | 第24-25页 |
3.1.2 区域限批制度能够彰显环境正义 | 第25页 |
3.1.3 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 第25-26页 |
3.2 区域限批制度的制度优势 | 第26-29页 |
3.2.1 区域限批制度相较于其他环保制度更具严厉性 | 第26-27页 |
3.2.2 区域限批制度适用领域和范围具有广泛性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区域限批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9-36页 |
4.1 区域限批制度的内容规定及运行不够规范 | 第29页 |
4.2 区域限批制度的连坐特征有违公平 | 第29-30页 |
4.3 区域限批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督 | 第30-32页 |
4.4 区域限批制度执行效果受到现有环保体制制约 | 第32-33页 |
4.5 区域限批制度的过度使用易引起环境治理理念的偏差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提高区域限批制度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5.1 明确区域限批制度内容规定 | 第36-37页 |
5.2 健全区域限批制度的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5.3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38-40页 |
5.4 完善环境行政管理责任追究机制 | 第40-41页 |
5.5 理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 第41-42页 |
5.6 加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与宣传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