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1.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及其替代产品 | 第18-19页 |
1.1.1 抗生素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历史 | 第18页 |
1.1.2 抗生素添加入饲料中导致的危害 | 第18-19页 |
1.1.3 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添加剂 | 第19页 |
1.2 二甲酸钾的功能 | 第19-22页 |
1.3 合成二甲酸钾的方法 | 第22-25页 |
1.3.1 甲酸—氧化钾法 | 第22页 |
1.3.2 甲酸—甲酸钾法 | 第22页 |
1.3.3 甲酸—碳酸钾法 | 第22-23页 |
1.3.4 甲酸—氢氧化钾法 | 第23页 |
1.3.5 甲酸甲酯—碳酸钾或氢氧化钾法 | 第23-24页 |
1.3.6 现有合成方法的缺陷 | 第24-25页 |
1.4 二甲酸钾的应用 | 第25页 |
1.4.1 在猪类养殖上的应用 | 第25页 |
1.4.2 在禽类养殖上的应用 | 第25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二甲酸钾的制备方法研究 | 第28-46页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8页 |
2.2 甲酸—氢氧化钾法的实验内容 | 第28-31页 |
2.2.1 工艺流程图 | 第28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2.2.3 不同影响因素实验 | 第29-30页 |
2.2.4 正交实验 | 第30-31页 |
2.3 甲酸—碳酸钾法的实验内容 | 第31-34页 |
2.3.1 合成实验的工艺流程图 | 第31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2.3.3 不同影响因素实验 | 第32页 |
2.3.4 正交实验 | 第32-34页 |
2.4 甲酸—混合碱法合成二甲酸钾实验内容 | 第34-37页 |
2.4.1 合成实验的工艺流程图 | 第34页 |
2.4.2 实验步骤 | 第34-35页 |
2.4.3 不同影响因素实验 | 第35-36页 |
2.4.4 正交实验 | 第36-37页 |
2.5 甲酸—混合溶液法合成二甲酸钾实验内容 | 第37-40页 |
2.5.1 合成实验的工艺流程图 | 第37-38页 |
2.5.2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2.5.3 不同影响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2.5.4 正交实验 | 第39-40页 |
2.6 甲酸—氢氧化钾+二氧化碳法合成二甲酸钾实验内容 | 第40-44页 |
2.6.1 合成实验的工艺流程图 | 第40-41页 |
2.6.2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2.6.3 单因素实验 | 第42-43页 |
2.6.4 正交实验 | 第43-44页 |
2.7 产物分析 | 第44-45页 |
2.8 KOH、K_2CO_3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45-46页 |
2.8.1 KOH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45页 |
2.8.2 K_2CO_3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45页 |
2.8.3 KOH、K_2CO_3混合物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6-78页 |
3.1 甲酸—碳酸钾法、甲酸—氢氧化钾法、甲酸—混合碱法最优条件分析 | 第46-57页 |
3.1.1 原料配比n(HCOOH)/n(K~+)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46-47页 |
3.1.2 反应温度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47-48页 |
3.1.3 反应时间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48-49页 |
3.1.4 混合比例n(KOH)/n(K_2CO_3)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49-50页 |
3.1.5 正交实验分析 | 第50-57页 |
3.2 甲酸—混合溶液法合成二甲酸钾 | 第57-66页 |
3.2.1 原料配比n(HCOOH)/n(K~+)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57-58页 |
3.2.2 混合比例n(KOH)/n(K_2CO_3)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58-60页 |
3.2.3 反应时间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60-62页 |
3.2.4 反应温度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62-63页 |
3.2.5 正交实验 | 第63-66页 |
3.3 甲酸—氢氧化钾+二氧化碳法合成二甲酸钾 | 第66-75页 |
3.3.1 原料配比n(HCOOH)/n(KOH)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66-67页 |
3.3.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混合比例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67-69页 |
3.3.3 反应温度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69-71页 |
3.3.4 反应时间对二甲酸钾的收率的影响的考察 | 第71-73页 |
3.3.5 正交实验 | 第73-75页 |
3.4 产物分析 | 第75-78页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5-76页 |
3.4.2 二甲酸钾中甲酸含量测定 | 第76-78页 |
第四章 T艺路线分析及改进 | 第78-84页 |
4.1 KOH、K_2CO_3与甲酸反应放热分析 | 第78-81页 |
4.1.1 KOH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78-79页 |
4.1.2 K_2CO_3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79-80页 |
4.1.3 KOH、K_2CO_3混合物与甲酸反应的放热分析 | 第80-81页 |
4.2 五种工艺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81-8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6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