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复杂多自主体系统的群集运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2-13页
    1.3 理论基础第13-16页
        1.3.1 图论与矩阵论相关概念第13-14页
        1.3.2 稳定性理论第14页
        1.3.3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概述第14-16页
第2章 基于弱连通网络的多自主体系统群集运动第16-26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问题描述与群集运动控制算法第16-19页
        2.2.1 问题描述第16-18页
        2.2.2 群集运动控制算法第18-19页
    2.3 主要结论第19-21页
    2.4 仿真分析第21-25页
        2.4.1 自主体不能获得领航者信息时的仿真第22-23页
        2.4.2 自主体可获得领航者信息时的仿真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多自主体系统群集运动脉冲控制第26-35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问题描述与群集运动控制算法第26-28页
        3.2.1 问题描述第26-27页
        3.2.2 群集运动控制算法第27-28页
    3.3 主要结论第28-30页
    3.4 仿真分析第30-34页
        3.4.1 自主体的控制协议为连续时的仿真第31-33页
        3.4.2 自主体的控制协议为脉冲形式时的仿真第33-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具有时延的离散多自主体系统协同群集运动的采样控制第35-45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问题描述与群集运动控制算法第35-36页
        4.2.1 问题描述第35-36页
        4.2.2 群集运动控制算法第36页
    4.3 主要结论第36-40页
    4.4 仿真分析第40-43页
        4.4.1 多自主体系统中没有时延的情况第40-42页
        4.4.2 多自主体系统中存在时延 0.1的情况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具有通信时延的二阶多自主体系统的采样控制第45-53页
    5.1 引言第45页
    5.2 问题描述与一致性算法第45页
    5.3 主要结论第45-49页
    5.4 仿真分析第49-52页
        5.4.1 多自主体系统忽略时延的情况第50-51页
        5.4.2 多自主体系统存在时延的情况第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6.1 全文总结第53-54页
    6.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急物资储备分类及选址的研究
下一篇:改进的证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