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长期合同概述 | 第11-21页 |
1.1 长期合同的界定 | 第11-14页 |
1.1.1 时间要素的介入:长期合同产生 | 第11-12页 |
1.1.2 长期合同的界定困难 | 第12-13页 |
1.1.3 一系列的单个合同可否界定为长期合同 | 第13-14页 |
1.2 长期合同之特性 | 第14-16页 |
1.2.1 长期性 | 第14-15页 |
1.2.2 不完全性 | 第15页 |
1.2.3 关系性 | 第15-16页 |
1.3 长期合同与近似概念之辨析 | 第16-18页 |
1.3.1 长期合同与关系性合同 | 第16-17页 |
1.3.2 长期合同与继续性合同 | 第17-18页 |
1.4 长期合同带给传统合同法原则的冲击 | 第18-21页 |
1.4.1 合同调整使“合同严守”原则面临挑战 | 第18-19页 |
1.4.2 诚信原则于长期合同的特殊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长期合同作为不完全契约的法律问题及应对 | 第21-30页 |
2.1 长期合同作为不完全契约的设计重心 | 第21-23页 |
2.1.1 偏重于对合同风险的法律管理 | 第21-22页 |
2.1.2 合作利益最大化取代个人利益最大化 | 第22-23页 |
2.2 长期合同作为不完全契约的条款安排 | 第23-26页 |
2.2.1 开放条款 | 第23页 |
2.2.2 价格调整机制:价格浮动条款 | 第23-24页 |
2.2.3 履约激励条款 | 第24-25页 |
2.2.4 非法律规则条款的频繁适用 | 第25-26页 |
2.3 长期合同因合同不完全所产生的法律问题 | 第26-30页 |
2.3.1 合同漏洞填补规则于长期合同的特别适用 | 第26-28页 |
2.3.2 开放条款是否存在导致合同不成立的危险 | 第28-30页 |
第3章 长期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协商调整 | 第30-42页 |
3.1 长期合同再协商类型 | 第30-31页 |
3.1.1 负义务的再协商 | 第30-31页 |
3.1.2 当事人的任意协商 | 第31页 |
3.2 长期合同再调整的动因 | 第31-35页 |
3.2.1 道德风险之信息的不对称性 | 第31-33页 |
3.2.2 机会主义——以由专用性投资产生的敲竹杠问题为例 | 第33-35页 |
3.2.3 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 | 第35页 |
3.3 长期合同再调整所面临的法律问题 | 第35-42页 |
3.3.1 合意的合同变更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第35-37页 |
3.3.2 法律能否调整合同 | 第37-42页 |
第4章 长期合同的解除 | 第42-47页 |
4.1 对长期合同的约定解除权应作严格解释 | 第42-43页 |
4.2 对长期合同法定解除权法定情形的补充分析 | 第43-45页 |
4.2.1 信赖基础的丧失应作为长期合同法定解除的一般情形 | 第43-44页 |
4.2.2 长期合同的合同目的与迟延履行应作整体考量 | 第44-45页 |
4.3 长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