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三相 Z 源整流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三相 Z 源整流器的拓扑结构 | 第10-13页 |
1.2.2 直通零矢量技术 | 第13-15页 |
1.2.3 三相 Z 源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三相 Z 源整流器建模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三相 Z 源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 第18-20页 |
2.3 三相 Z 源整流器交流侧建模 | 第20-23页 |
2.3.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侧模型 | 第20-21页 |
2.3.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交流侧模型 | 第21-23页 |
2.4 三相 Z 源整流器直流侧建模 | 第23-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三相 Z 源整流器系统设计 | 第30-4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三相 Z 源整流器主电路参数选取 | 第30-35页 |
3.2.1 Z 源网络电感参数 | 第30-31页 |
3.2.2 Z 源网络电容参数 | 第31-32页 |
3.2.3 交流侧输入电感参数 | 第32-34页 |
3.2.4 直流侧输出滤波电容参数 | 第34-35页 |
3.3 三相 Z 源整流器控制系统 | 第35-38页 |
3.3.1 交流侧控制系统设计 | 第36-37页 |
3.3.2 直流侧控制系统设计 | 第37-38页 |
3.4 直通零矢量调制方法 | 第38-41页 |
3.5 三相 Z 源整流器数字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第41-43页 |
3.5.1 TMS320F2812 简介及资源分配 | 第41-42页 |
3.5.2 软件结构及流程 | 第42-43页 |
3.6 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3.6.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6.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直流侧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 | 第48-57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 第49-52页 |
4.2.1 电流内环的设计 | 第50-51页 |
4.2.2 电压外环的设计 | 第51-52页 |
4.3 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3.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