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草坪与地被植物论文

AMF对冷季型草坪草功能及抗寒性能的促进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对缓冲带植被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冷季型草坪的选择与配置研究第12-13页
        1.2.2 冷季型草坪建植及生理活性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冷季型草坪植被抗逆生理的研究第14-15页
    1.3 菌根真菌对植物的影响的研究第15-18页
        1.3.1 AMF 对植物资源利用的研究第15-16页
        1.3.2 AMF 对植物抗逆性的研究第16-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31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1页
        2.1.1 实验菌剂及植物第19-20页
        2.1.2 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第20页
        2.1.3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第20页
        2.1.4 实验所需菌剂及其扩繁方法第20-21页
    2.2 实验设计第21-23页
        2.2.1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2-23页
    2.3 AMF 菌剂侵染率的测定方法第23-24页
        2.3.1 早熟禾根系的染色方法第23页
        2.3.2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第23页
        2.3.3 早熟禾对丛枝菌根真菌的依赖性程度的计算第23-24页
    2.4 早熟禾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4页
        2.4.1 株高的测定方法第24页
        2.4.2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24页
        2.4.3 叶面积的测定方法第24页
    2.5 早熟禾植株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4-26页
        2.5.1 模拟光合有效辐射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2.5.2 模拟不同温度梯度的研究方法第25-26页
    2.6 早熟禾抗逆调节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6-28页
        2.6.1 叶绿素的测定方法第26页
        2.6.2 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2.6.3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第27页
        2.6.4 脯氨酸的测定方法第27页
        2.6.5 超氧化为歧化酶的测定方法第27-28页
        2.6.6 过氧化氢酶的测定方法第28页
    2.7 总 N、总 P 截留能力测试第28-30页
        2.7.1 水质指标及实验方法第28-29页
        2.7.2 水质指标的检测第29-30页
    2.8 数据分析第30-31页
第3章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营养生长的影响第31-39页
    3.1 AMF 与早熟禾共生体系的构建第31-33页
        3.1.1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的侵染效果第31-32页
        3.1.2 早熟禾对不同 AMF 菌剂的菌根依赖性第32-33页
    3.2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生长的影响第33-36页
        3.2.1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株高的影响第33-34页
        3.2.2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生物量的影响第34-35页
        3.2.3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叶面积的影响第35-36页
    3.3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生长投资策略的影响第36-38页
        3.3.1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根冠比的影响第36-37页
        3.3.2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茎叶比的影响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9-48页
    4.1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光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9-42页
        4.1.1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9-41页
        4.1.2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气孔导度的影响第41-42页
    4.2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2-44页
        4.2.1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蒸腾速率的影响第42-43页
        4.2.2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3-44页
    4.3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总 N、总 P 截留能力的影响第44-46页
        4.3.1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总 N 截留能力的影响第44-45页
        4.3.2 不同 AMF 菌剂侵染对早熟禾总 P 截留能力的影响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不同 AMF 菌剂对早熟禾抗低温胁迫能力影响第48-63页
    5.1 早熟禾对低温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第48-52页
        5.1.1 早熟禾净光合速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48-50页
        5.1.2 早熟禾水分利用效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50-52页
    5.2 早熟禾对低温胁迫的抗逆生理响应第52-61页
        5.2.1 早熟禾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52-54页
        5.2.2 早熟禾叶绿素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54-55页
        5.2.3 早熟禾脯氨酸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55-57页
        5.2.4 早熟禾丙二醛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57-58页
        5.2.5 早熟禾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58-60页
        5.2.6 早熟禾过氧化氢酶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第60-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HA/EPA改性的研究
下一篇:麦芽抗氧化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