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12-15页
    第一节 背景第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环境责任保险境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2-13页
        二、 环境责任保险境内研究现状评述第13-15页
第一章 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原理第15-24页
    第一节 环境侵权责任的基本内涵第15-17页
        一、 侵权行为第15页
        二、 环境侵权行为的特征第15-17页
            (一) 环境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可以由作为和不作为构成第15-16页
            (二) 环境侵权关系中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第16页
            (三) 环境侵权具有广泛性、隐蔽性第16-17页
            (四) 环境侵权的不确定性第17页
    第二节 责任保险制度与民事责任制度第17-20页
        一、 责任保险制度内涵第17-18页
        二、 民事责任制度与责任保险制度的关系第18-20页
    第三节 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第20-24页
        一、 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界定第20页
        二、 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第20-23页
            (一) 环境责任保险的合同内容具有特定性第20-21页
            (二) 环境责任保险合同承保范围具有限定性第21页
            (三) 社会公益性第21页
            (四) 严密的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第21-22页
            (五) 环境责任保险遵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第22-23页
        三、 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第23-24页
            (一) 分散企业风险第23页
            (二) 进一步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第23页
            (三) 有利于及时地补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有效地保护受害人第23-24页
第二章 环境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第24-28页
    第一节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趋势第24-27页
        一、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涵义第24页
        二、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趋势基础原因分析第24-27页
            (一) 福利国家的兴起与积极行政模式的出现第24-25页
            (二) 环境侵权传统民事救济手段的局限性第25-27页
    第二节 环境污染成本外部化问题第27-28页
第三章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及其发展趋势第28-34页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介绍第28-31页
        一、 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28-29页
        二、 瑞典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29-30页
        三、 德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30-31页
        四、 英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31页
    第二节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发展趋势第31-34页
        一、 更倾向于采用强制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第31-32页
        二、 承保范围的扩大化第32页
        三、 承保机构联合承保环境污染责任的趋势第32-33页
        四、 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以保险标的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第33页
        五、 国家大力扶持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第33-34页
第四章 我国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必要性分析第34-41页
    第一节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影响第34-36页
        一、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第34页
        二、 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高发的影响第34-36页
            (一) 环境污染事故高发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第35页
            (二) 环境污染损害事故高发将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第35页
            (三) 环境污染损害事故高发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第35-36页
    第二节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现状与困境第36-38页
        一、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现状第36页
        二、 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困境第36-38页
            (一) 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的思维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第37页
            (二) 受害人维权困境第37页
            (三) 环境损害赔偿金额巨额化使得排污企业生存与发展步履维艰第37-38页
    第三节 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重大意义第38-41页
        一、 社会正义的需要第38-39页
        二、 减少政府财政压力的需要第39-40页
        三、 加强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事故,保护环境的需要第40-41页
第五章 我国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41-45页
    第一节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的现实需求第41-43页
        一、 企业具有分散风险的需求第41-42页
        二、 环境责任保险能够成为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第42页
        三、 公民环境维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企业投保的需求第42-43页
    第二节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第43-44页
    第三节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保障第44-45页
        一、 总体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向好第44页
        二、 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第44-45页
        三、 国家间的协作不断加强第45页
第六章 我国实施环境责任保险的具体制度构建第45-52页
    第一节 采用以强制保险为主,自愿保险为辅的模式第45-47页
        一、 对存在高度危险或发生在环境敏感区域的环境污染行为采取强制投保方式第46-47页
        二、 对危险程度不高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行为采取自愿投保方式第47页
    第二节 明确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确定承保范围第47-49页
        一、 先承保突发性的环境污染风险,再逐步承保累积性的风险第48-49页
        二、 既承保对第三者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也承保自有场地污染治理责任第49页
    第三节 采用联保集团的承保模式第49-50页
    第四节 实行差别费率、浮动费率机制第50-51页
    第五节 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支持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一、 著作类第53-54页
    二、 论文类第54-56页
    三、 中文网站类第56-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证券市场退市中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下一篇: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中的“适当性规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