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内容 | 第10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及投资者保护制度相关概述 | 第12-25页 |
第一节 退市制度中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历史演变 | 第12-19页 |
一、 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概念及其类型 | 第12-13页 |
二、 关于退市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3-14页 |
三、 对退市新规的简要评析 | 第14-19页 |
第二节 我国目前退市过程中在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的缺陷 | 第19-22页 |
一、 退市率低,投资者易遇垃圾股 | 第19-20页 |
二、 投资者保护法律缺失,投资者权益侵害难获救济 | 第20-21页 |
三、 控股股东侵权,投资者权益遭受侵害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退市过程中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性 | 第22-25页 |
一、 保护投资者权益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 第23-24页 |
二、 保护投资者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第24页 |
三、 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投资者权益保护概述 | 第25-26页 |
一、 投资者权益的内涵 | 第25-26页 |
二、 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 | 第26页 |
第二节 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一、 契约论 | 第27-29页 |
二、 法律论 | 第29-30页 |
三、 对两个理论的简要评价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境内外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中对投资者的保护模式比较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美国的退市制度及投资者保护 | 第31-35页 |
一、 美国的退市制度 | 第31-32页 |
二、 美国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模式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退市和投资者保护制度 | 第35-37页 |
一、 设立退市后股份转让制度 | 第36页 |
二、 建立台湾投资人服务与保护中心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对在退市中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几点建议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完善退市制度 | 第37-41页 |
一、 规则设计方面 | 第37-39页 |
二、 建立主动退市制度 | 第39-40页 |
三、 建立完善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规范两大主体的行为 | 第41-42页 |
一、 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 第41页 |
二、 强化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完善法律救济途径 | 第42-47页 |
一、 实体法的改革 | 第42-45页 |
二、 程序法的改革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