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基础概况 | 第18-34页 |
2.1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概述及区位背景 | 第18-24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20页 |
2.1.2 自然背景 | 第20-22页 |
2.1.3 历史背景 | 第22-24页 |
2.2 社会人文背景 | 第24-27页 |
2.2.1 商贸传统 | 第24页 |
2.2.2 学术流派 | 第24-25页 |
2.2.3 对外文化交流 | 第25-26页 |
2.2.4 民俗文化 | 第26-27页 |
2.3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建筑概况 | 第27-32页 |
2.3.1 会馆建筑选址情况 | 第27-28页 |
2.3.2 会馆建筑分类和功能 | 第28-30页 |
2.3.3 会馆建筑平面形制和风格 | 第30-32页 |
2.4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建筑雕刻装饰的时代背景 | 第32-33页 |
2.4.1 商贸活动的空前兴盛 | 第32页 |
2.4.2 区域间人口流动频繁 | 第32页 |
2.4.3 宁波本土文化及西方文明的多元融合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建筑装饰工艺及艺术特点 | 第34-62页 |
3.1 雕刻种类及空间分布 | 第34-43页 |
3.1.1 砖雕:图案多且分布广 | 第34-37页 |
3.1.2 石雕:造型富于感染力 | 第37-39页 |
3.1.3 木雕:绚丽辉煌具相当规模 | 第39-43页 |
3.2 雕刻纹样题材及寓意 | 第43-56页 |
3.2.1 祥禽瑞兽类 | 第43-46页 |
3.2.2 草木花卉类 | 第46-49页 |
3.2.3 山水景观类 | 第49-50页 |
3.2.4 几何符号类 | 第50-51页 |
3.2.5 人物故事类 | 第51-54页 |
3.2.6 博古器物类 | 第54-56页 |
3.3 装饰艺术处理手法 | 第56-58页 |
3.3.1 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 | 第56-57页 |
3.3.2 多样化的纹样造型方法 | 第57-58页 |
3.3.3 富有本土特色的装饰色彩 | 第58页 |
3.4 雕刻纹样工艺 | 第58-61页 |
3.4.1 工艺手法 | 第58-59页 |
3.4.2 工艺流程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建筑装饰人文精神 | 第62-74页 |
4.1 以装饰内容“叙述”经济伦理思想 | 第62-65页 |
4.1.1 开拓进取的崇商观念 | 第62-63页 |
4.1.2 “天人合一”的行商理念 | 第63-64页 |
4.1.3 兼容并蓄的包容意识 | 第64-65页 |
4.2 以装饰寓意“契合”宗法伦理思想 | 第65-69页 |
4.2.1 整合失落的族性情结 | 第65-66页 |
4.2.2 建立明理守信的伦理道德 | 第66-67页 |
4.2.3 反映封建等级制度 | 第67-68页 |
4.2.4 寻求商人的社会价值 | 第68-69页 |
4.3 以装饰造型“传承”民间神灵信仰 | 第69-73页 |
4.3.1 寓含禳灾纳吉的民间心理 | 第69-70页 |
4.3.2 发挥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功能 | 第70-72页 |
4.3.3 强化民间信仰文化教化功能 | 第72页 |
4.3.4 丰富浙东沿海民俗文化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的现实意义与保护性展望 | 第74-82页 |
5.1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现存问题 | 第74-75页 |
5.1.1 会馆保存现状真实性较差 | 第74页 |
5.1.2 会馆本体抵抗自然破坏能力低 | 第74-75页 |
5.1.3 会馆整体历史环境破坏严重 | 第75页 |
5.2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保护价值分析 | 第75-78页 |
5.2.1 历史价值 | 第76-77页 |
5.2.2 艺术价值 | 第77页 |
5.2.3 科学价值 | 第77-78页 |
5.2.4 社会价值 | 第78页 |
5.3 宁波三江口地区会馆保护性展望 | 第78-81页 |
5.3.1 保护原则 | 第78-79页 |
5.3.2 保护内容 | 第79-80页 |
5.3.3 保护措施及有效利用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