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自组织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建模与设计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多机器人系统概述第11-15页
        1.2.1 多机器人系统的主要优势第12页
        1.2.2 多机器人系统的相关学科第12-13页
        1.2.3 多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结构第13-14页
        1.2.4 多机器人系统的协调方式第14-15页
    1.3 从多机器人到群集机器人第15-19页
        1.3.1 群集机器人系统的特征第15页
        1.3.2 群集机器人工程研究现状第15-19页
    1.4 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第19-23页
        1.4.1 任务分配的概念和意义第19页
        1.4.2 任务分配方法第19-22页
        1.4.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2-2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成果第23页
    1.6 本文的章节内容安排第23-25页
2 预备知识与相关工作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机器人视觉系统第25-26页
        2.2.1 图像信息处理第25-26页
        2.2.2 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第26页
    2.3 行为机器人控制第26-28页
    2.4 马尔可夫模型第28-29页
        2.4.1 随机主方程第28-29页
        2.4.2 速率方程第29页
    2.5 多机器人系统类型第29-36页
        2.5.1 异质系统第30-32页
        2.5.2 同质系统第32-35页
        2.5.3 混合系统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可扩展的自组织多机器人任务分配微观模型与实现第37-81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1.1 主要贡献第37页
        3.1.2 具体思路第37-38页
    3.2 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第38-52页
        3.2.1 图像处理管道第39-47页
        3.2.2 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导航第47-52页
    3.3 基于行为的单体机器人控制第52-59页
        3.3.1 设计要点第52-53页
        3.3.2 包容式机器人控制结构第53-59页
    3.4 可扩展的自组织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微观模型第59-71页
        3.4.1 引言第59页
        3.4.2 相关工作第59-60页
        3.4.3 模型建立第60-67页
        3.4.4 基于一步过程的多机器人系统行为分析第67-69页
        3.4.5 模型的可扩展性证明第69-71页
    3.5 物理实验验证第71-78页
        3.5.1 实验环境第71-72页
        3.5.2 两种任务类型第72页
        3.5.3 结果分析第72-76页
        3.5.4 多种任务类型第76-78页
    3.6 本章小结第78-81页
4 基于个体模型的群集机器人任务分配建模第81-109页
    4.1 引言第81-82页
    4.2 问题陈述第82-83页
    4.3 群集任务分配模型第83-93页
        4.3.1 状态转移速率第84-85页
        4.3.2 状态方程第85-86页
        4.3.3 状态方程的解第86-93页
        4.3.4 群集行为分析第93页
    4.4 算法流程第93-94页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4-108页
        4.5.1 实验性能指标第94-95页
        4.5.2 实验环境及设置第95-96页
        4.5.3 对比实验第96-101页
        4.5.4 扩展性实验第101-107页
        4.5.5 实验结论第107-108页
    4.6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5 基于拟生灭过程的群集机器人任务分配宏观分析模型第109-125页
    5.1 引言第109-110页
    5.2 群集系统的构型第110-111页
    5.3 预备工作第111页
    5.4 二维马尔可夫模型的建立第111-118页
        5.4.3 矩阵分析第113-115页
        5.4.4 模型的求解第115-118页
        5.4.5 系统模型结论第118页
    5.5 仿真实验第118-124页
    5.6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25-127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125-126页
    6.2 后续工作与发展方向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39-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孔软磁薄膜的微型磁通门低功耗技术研究
下一篇:CPS系统信息物理协同验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