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利率、通胀预期和通胀风险溢价--基于结构式宏观—金融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回顾第10-20页
        1.2.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第10-12页
        1.2.2 传统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第12-16页
        1.2.3 现代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第16-18页
        1.2.4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及研究成果第18-20页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1.3.1 宏观-金融模型的建立与估计第20页
        1.3.2 利率期限结构的分解第20-22页
2 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第22-29页
    2.1 连续时间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第22-24页
    2.2 离散时间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第24-27页
    2.3 加入宏观变量的仿射利率期限结构第27-29页
        2.3.1 简约型宏观-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第27页
        2.3.2 结构式宏观-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第27-29页
3 潜在因子模型第29-42页
    3.1 数据及模型设定第29-32页
        3.1.1 数据选取第29-30页
        3.1.2 模型设定第30-32页
    3.2 模型估计方法第32-33页
        3.2.1 状态空间模型第32页
        3.2.2 Kalman滤波第32-33页
        3.2.3 极大似然函数估计第33页
    3.3 估计结果第33-36页
        3.3.1 参数估计第33-34页
        3.3.2 模型拟合效果评价第34-36页
    3.4 潜在因子与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系第36-42页
        3.4.1 潜在含义的识别第36-38页
        3.4.2 对水平因子作为中长期通胀预期的检验第38-40页
        3.4.3 对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整行为的检验第40-42页
4 宏观-金融模型第42-61页
    4.1 模型设定第42-45页
        4.1.1 利率期限结构模块第42页
        4.1.2 小型宏观经济模块第42-44页
        4.1.3 结构式宏观-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第44-45页
    4.2 模型估计第45-48页
        4.2.1 状态空间形式第45-47页
        4.2.2 极大似然估计第47-48页
    4.3 估计结果第48-51页
        4.3.1 参数估计第48-50页
        4.3.2 拟合情况第50-51页
    4.4 实际利率期限结构第51-54页
        4.4.1 实际收益率的计算第51-53页
        4.4.2 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实际利率期限结构第53-54页
    4.5 利率期限结构的分解第54-61页
        4.5.1 分解原理第54-55页
        4.5.2 银行间国债市场的通胀预期第55-57页
        4.5.3 银行间国债市场的通胀风险溢价第57-58页
        4.5.4 Fisher假说和扩展Fisher假说的验证第58-59页
        4.5.5 各个期限收益率的分解和水平分解第59-61页
5 结论第61-64页
    5.1 结论分析第61-62页
    5.2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62-64页
附录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伤行为中疼痛和见血的情绪调节作用
下一篇:两种理论冲突下的求职自我效能与求职行为关系的纵向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