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初中生挫折承受力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1 国内研究状况第10-11页
        1.3.2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思想品德教学与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理论概述第15-19页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1.1 教学的内涵第15页
        2.1.2 思想品德教学的内涵第15页
        2.1.3 挫折的含义第15-16页
        2.1.4 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含义第16页
    2.2 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影响第16-19页
        2.2.1 思想品德教学的学科特点第16-17页
        2.2.2 思想品德教学对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作用第17-19页
第三章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9-35页
    3.1 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现状的调查第19-26页
        3.1.1 初中生挫折来源的调查分析第23-25页
        3.1.2 初中生受挫反应的调查分析第25-26页
    3.2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现状调查第26-29页
        3.2.1 学生视角下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现状第27-28页
        3.2.2 教师、家长视角下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现状第28-29页
    3.3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9-31页
        3.3.1 对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第29-30页
        3.3.2 重理论,轻实践,脱离实际,简单说教第30-31页
        3.3.3 流于形式,忽视个体,急于求成,收效甚微第31页
    3.4 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受限原因分析第31-35页
        3.4.1 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方法的不科学性第31-32页
        3.4.2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性第32页
        3.4.3 学校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和片面性第32-33页
        3.4.4 家庭教育的失误和社会不正常现象的误导第33-35页
第四章 实现思想品德教学提高初中生挫折承受力的对策建议第35-45页
    4.1 从教师方面第35-39页
        4.1.1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第35页
        4.1.2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方法的科学性第35-38页
        4.1.3 发挥榜样力量,传递正能量第38-39页
    4.2 从学生层面方说第39-41页
        4.2.1 提高挫折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第39-40页
        4.2.2 正确评价自己,合理调节抱负水平第40-41页
    4.3 从学校方面第41-42页
        4.3.1 改变单一考核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41页
        4.3.2 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知识拓展延伸第41-42页
        4.3.3 开办心灵对话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第42页
    4.4 从家庭、社会方面第42-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研究--以河南省舞阳县初中为例
下一篇:高中生思想政治课认同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