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研究--以河南省舞阳县初中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20页
第一章 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第20-30页
    1.1 初中思想品德课应用分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第20-22页
        1.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20页
        1.1.2 自我效能理论第20-21页
        1.1.3“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页
        1.1.4 群体动力理论第21-22页
    1.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第22-25页
        1.2.1 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第22-23页
        1.2.2 是突出教学情意功能的要求第23-24页
        1.2.3 是对思想品德课堂中师生角色合理定位的要求第24-25页
    1.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第25-30页
        1.3.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特点要求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第25-27页
        1.3.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特点要求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第27-28页
        1.3.3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特点要求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第28-30页
第二章 河南省舞阳县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第30-42页
    2.1 河南省舞阳县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分组合作学习情况调查第30-35页
        2.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0-31页
        2.1.2 调查初中思想品德分组合作学习的受重视程度第31-33页
        2.1.3 调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分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程度第33-34页
        2.1.4 调查初中学生对分组合作学习的接受程度第34-35页
    2.2 舞阳县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经验第35-39页
        2.2.1 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有科学的分组原则第36-37页
        2.2.2 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是科学、有探究意义的任务驱动第37-38页
        2.2.3 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是教师积极的调控和引导第38-39页
    2.3 舞阳县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分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2.3.1 部分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形式化严重第39-40页
        2.3.2 部分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未能给每个学生均等的话语机会第40页
        2.3.3 部分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第40-42页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分组合作实施研究第42-66页
    3.1 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条件第42-45页
        3.1.1 初中学生的班集体意识较强,适合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第42-43页
        3.1.2 初中学生对改善人际交往的需要,适合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第43页
        3.1.3 任课教师具备组织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经验第43-44页
        3.1.4 学校能够为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和情境支持第44-45页
    3.2 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第45-52页
        3.2.1 初中思想品德“基于生活”类课程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第45-47页
        3.2.2 初中思想品德“基于案例”类课程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第47-50页
        3.2.3 初中思想品德“基于活动”类课程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第50-52页
    3.3 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第52-66页
        3.3.1 初中思想品德“基于生活”类课程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案第52-56页
        3.3.2 初中思想品德“基于案例”类课程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案第56-60页
        3.3.3 初中思想品德“基于活动”类课程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案第60-63页
        3.3.4 教学评价第63-66页
建议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种水稻除草剂对两种泥鳅的毒性效应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初中生挫折承受力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