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情绪智力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情绪智力内涵 | 第15-17页 |
·情绪智力内涵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情绪智力内涵的相关辨析 | 第16-17页 |
·情绪智力理论及模型 | 第17-21页 |
·梅耶和沙洛维的情绪智力理论及模型 | 第17-18页 |
·格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及模型 | 第18-20页 |
·昂的情绪智力理论及模型 | 第20-21页 |
·大学生情绪智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 第21-24页 |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提升符合时代要求 | 第21页 |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提升有助于自我能力的养成 | 第21-24页 |
3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及结构分析 | 第24-50页 |
·调查问卷选取及发放 | 第24-26页 |
·问卷选取与假设 | 第24页 |
·调研地区概况及对象 | 第24-25页 |
·问卷的统计方法和发放 | 第25-26页 |
·预测试与检验 | 第26-31页 |
·样本分析 | 第26-27页 |
·信度分析 | 第27-29页 |
·效度分析 | 第29-30页 |
·预测试的研究结论 | 第30-31页 |
·样本数据整理 | 第31页 |
·大学生情绪智力整体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大学生情绪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大学生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大学生对情绪理解、分析的能力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大学生对情绪情绪的控制程度问题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大学生情绪智力差异性分析 | 第37-46页 |
·不同年级情绪智力差异性分析 | 第37-40页 |
·不同性别情绪智力差异性分析 | 第40-42页 |
·不同专业情绪智力差异性分析 | 第42-44页 |
·干部与非干部学生情绪智力差异性分析 | 第44-46页 |
·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不足 | 第46-47页 |
·对大学生的引导不及时 | 第47页 |
·社会对情绪智力关注度较弱 | 第47-48页 |
·情绪智力教育模式不合理 | 第48页 |
·情绪智力的培养需要长效机制 | 第48-50页 |
4 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及提升对策 | 第50-57页 |
·完善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教育机制 | 第50-52页 |
·扩大情绪智力教育范围 | 第50页 |
·将情绪智力教育融入隐性教育中 | 第50-51页 |
·提升教师整体的情绪智力水平 | 第51页 |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长效机制 | 第51-52页 |
·改善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环境 | 第52-54页 |
·结合咨询与测评提升情绪智力水平 | 第52页 |
·将情绪智力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 第52-53页 |
·加强理工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 第53页 |
·增加非干部学生情绪智力提升途径 | 第53-54页 |
·合理培养和提升大三学生情绪智力 | 第54页 |
·加强大学生情绪智力的自我引导 | 第54-57页 |
·强化自身心理素质 | 第54-55页 |
·正确认识自身情绪 | 第55页 |
·引导学习自我激励 | 第55页 |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 第55-56页 |
·学会感知认识他人情绪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A 情绪智力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获奖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