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量能器简介 | 第11-13页 |
1.2.1 量能器划分 | 第12页 |
1.2.2 数字强子量能器 | 第12-13页 |
1.3 气体探测器简介 | 第13-15页 |
1.3.1 气体的电离 | 第13-14页 |
1.3.2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 第14页 |
1.3.3 THGEM气体探测器 | 第14-15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于Geant4的DHCAL模拟初步 | 第16-30页 |
2.1 Geant4简介 | 第16-17页 |
2.2 基于THGEM气体探测器的DHCAL小模型建立 | 第17-18页 |
2.3 基于Geant4的stand-alone模拟HCAL能量分辨率及其非线性 | 第18-29页 |
2.3.1 模/数读出比较 | 第18-20页 |
2.3.2 不同大小读出单元的比较 | 第20-22页 |
2.3.3 半数字化与数字化读出的比较 | 第22-25页 |
2.3.4 不同吸收体的比较 | 第25-28页 |
2.3.5 不同厚度灵敏介质能量分辨率比较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宇宙线μ子探测效率测试 | 第30-37页 |
3.1 THGEM结构及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3.2 宇宙线μ子效率测试实验设置 | 第32-34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3.3.1 接收度计算 | 第34-35页 |
3.3.2 子的幅度谱以及探测效率 | 第35-36页 |
3.4 小结及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第一次束流实验 | 第37-46页 |
4.1 实验设置 | 第37-42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4.1.2 实验流程框图 | 第39-40页 |
4.1.3 飞行时间计算 | 第40页 |
4.1.4 THGEM结构及参数 | 第40-41页 |
4.1.5 基线测试及稳定性测试 | 第41-42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4.2.1 Geant4模拟 | 第42-43页 |
4.2.2 p/π~+飞行时间及幅度谱 | 第43-44页 |
4.2.3 探测效率计算 | 第44-45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第二次束流实验 | 第46-52页 |
5.1 实验基本测试 | 第46-51页 |
5.1.1 基线测试 | 第46-47页 |
5.1.2 飞行时间测试 | 第47-48页 |
5.1.3 幅度谱及Geant4模拟 | 第48-51页 |
5.2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总结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