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定向增发定价的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2.1 监督效应理论 | 第14页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4-16页 |
2.3 管理层为实现控制而对消极投资者的补偿理论 | 第16-17页 |
2.4 限售期补偿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定向增发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19-31页 |
3.1 定向增发的现状 | 第19-25页 |
3.1.1 定向增发定价的制度规范 | 第19-20页 |
3.1.2 定向增发的融资规模及增速 | 第20-21页 |
3.1.3 定向增发——高风险、高收益 | 第21-22页 |
3.1.4 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企业性质 | 第22页 |
3.1.5 大股东对定向增发的参与热情 | 第22页 |
3.1.6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 | 第22-25页 |
3.2 定向增发定价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定价基准日的不确定性 | 第25-26页 |
3.2.2 发行价格存在很高的折价问题 | 第26-27页 |
3.2.3 存在潜在的关联交易舞弊、非法利益输送和价格操纵情况 | 第27-28页 |
3.3 定向增发定价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3.3.1 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定价基准日的确定 | 第29页 |
3.3.2 大股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实现定价基准日失效的目的 | 第29-30页 |
3.3.3 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不同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定向增发定价案例对比分析 | 第31-45页 |
4.1 案例简介 | 第31-36页 |
4.1.1 JZ公司 | 第31-33页 |
4.1.2 ZX公司 | 第33-36页 |
4.2 定向增发项目方案 | 第36-39页 |
4.2.1 JZ公司定向增发项目方案 | 第36-37页 |
4.2.2 ZX公司定向增发项目方案 | 第37-39页 |
4.3 定价基准日对发行价格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1 JZ公司对定价基准日的选择 | 第39-40页 |
4.3.2 ZX公司对定价基准日的选择 | 第40-41页 |
4.4 发行对象对发行价格的影响 | 第41-45页 |
4.4.1 JZ公司对关联股东发行股票 | 第41-42页 |
4.4.2 ZX公司对非关联股东发行股票 | 第42-45页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定价问题的结论及建议 | 第45-48页 |
5.1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的结论 | 第45-46页 |
5.2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问题的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