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我国农民网络维权行为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0-15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17页
        1.研究思路第15页
        2.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第17-22页
    (一)网络维权和农民网络维权第17-18页
        1.网民和网络维权第17-18页
        2.农民和农民网络维权第18页
    (二)权利理论第18-20页
    (三)行为动机理论第20-22页
二、农民网络维权行为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2-29页
    (一)政治背景第22-23页
        1.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第22页
        2.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显著提高第22-23页
        3.网络问政与网络监督迅速发展第23页
    (二)经济背景第23-24页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第23-24页
        2.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迅速发展第24页
    (三)文化背景第24-26页
        1.网络文化对农民的影响第25页
        2.网络文化对农民维权的影响第25-26页
    (四)社会背景第26-29页
        1.农民利益受损现象普遍第26页
        2.传统维权渠道效能不足第26-28页
        3.农民维权能力不足、维权资源匮乏第28-29页
三、农民网络维权行为典型案例聚焦第29-35页
    (一)案例简述 1: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第29-30页
    (二)案例简述 2:“王帅帖案”始末第30-33页
    (三)案例简述 3:“史上最黑马”80后农民工“无间道式”维权第33-35页
四、基于典型案例的农民网络维权行为分析第35-43页
    (一)农民网络维权的行为主体及特征第35-37页
        1.第一行为主体及特征第35页
        2.第二行为主体及特征第35-36页
        3.第三行为主体及特征第36-37页
    (二)农民网络维权的行为客体及特征第37-38页
        1.行为客体第37页
        2.特征第37-38页
    (三)农民网络维权的行为动机及特征第38页
        1.行为动机第38页
        2.特征第38页
    (四)农民网络维权的行为途径及特征第38-39页
        1.行为途径第38-39页
        2.特征第39页
    (五)农民网络维权行为的相对人第39-40页
        1.政府部门第39-40页
        2.企业第40页
    (六)农民网络维权行为的结果第40-43页
        1.维权行为结果分析第40-41页
        2.农民网络维权的优势和不足第41-43页
五、农民网络维权行为的引导第43-48页
    (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农民依法维权第43-44页
        1.完善农民权益保护法保障农民权益第43页
        2.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规范农民网络维权行为第43-44页
        3.严格执法清理网络违法乱象第44页
    (二)加强网络建设保证农民维权基础第44-46页
        1.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第44-45页
        2.普及农民互联网应用基础教育第45页
        3.创建权威维权网站第45页
        4.创新维权途径第45-46页
    (三)宣传网络道德引导农民理性维权第46页
        1.加强网络道德研究第46页
        2.宣传优秀网络道德文化第46页
        3.强化道德教育鼓励理性农民网络维权行为第46页
    (四)改革政府执政理念畅通农民维权渠道第46-48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注农民诉求第46-47页
        2.提高政府部门执政能力引导农民理性维权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与监测平台
下一篇:智能停车场动态信息导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