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一)经济发展需要 | 第9页 |
(二)村小合并带来的寄宿制 | 第9-10页 |
(三)留守儿童人数激增 | 第10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三)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一)国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内学者对国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介绍 | 第15-17页 |
(三)国内相关文献的介绍 | 第17-26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26-3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四)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相应解决办法 | 第28-29页 |
(五)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42页 |
一、问卷的构成 | 第30-32页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2页 |
(一)发放问卷 | 第32页 |
(二)问卷的收集 | 第32页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32-42页 |
(一)农村寄宿小学和农村非寄宿小学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2-38页 |
(二)农村小学寄宿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 第38-42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 第42-59页 |
一、采访对象的介绍 | 第42-44页 |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对成长的不利影响 | 第44-56页 |
(一)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 | 第45-49页 |
(二)心理负担过重 | 第49-52页 |
(三)自我认知 | 第52-55页 |
(四)疏于看管,容易沾染恶习 | 第55-56页 |
三、学校单一重视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心理辅导 | 第56-59页 |
(一)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压力较大 | 第56-57页 |
(二)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相关关爱措施没有落到实处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 第59-72页 |
一、学校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 | 第60-62页 |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 第62-68页 |
(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落实到实处 | 第62-66页 |
(二)学校全员参与,酿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 第66-68页 |
三、联合社会力量 | 第68-72页 |
(一)“儿童快乐家园”活动中心 | 第68-69页 |
(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