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概念界定与解释 | 第11-12页 |
1.3.1 幼儿教师 | 第11页 |
1.3.2 素养 | 第11页 |
1.3.3 体育素养和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解析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国外关于体育素养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2 国外幼儿体育教学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3 国内关于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3.1 体育素养概念及评价体系研究 | 第13-14页 |
2.3.2 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 | 第14页 |
2.3.3 有关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技能研究 | 第14-15页 |
2.4 小结 | 第15-16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3.2.1 文献法 | 第16页 |
3.2.2 德尔菲法 | 第16-17页 |
3.2.3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18-19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9-37页 |
4.1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指标体系初建 | 第19-20页 |
4.1.1 初步拟定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第19-20页 |
4.2 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4.2.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第20-22页 |
4.2.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4.2.2.1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分析及指标筛选依据 | 第22-24页 |
4.2.2.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统计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4.3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指标体系 | 第25-31页 |
4.3.1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25-26页 |
4.3.2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指标体系分析 | 第26-31页 |
4.3.2.1 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析 | 第26-27页 |
4.3.2.2 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分析 | 第27-31页 |
4.4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调查——以合肥市为例 | 第31-34页 |
4.4.1 幼儿教师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4.4.2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4.4.2.1 幼儿教师具备体育知识情况分析 | 第32页 |
4.4.2.2 幼儿教师运动能力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4.2.3 幼儿教师体育行为情况分析 | 第33页 |
4.4.2.4 幼儿教师体育心理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4.4.2.5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技能情况分析 | 第34页 |
4.5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提升策略 | 第34-37页 |
4.5.1 适当引入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构建科学化师资队伍 | 第35页 |
4.5.2 增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强化体育意识 | 第35页 |
4.5.3 改革幼儿教师培养方式,增设幼儿体育相关课程 | 第35-36页 |
4.5.4 加强幼儿教师职后体育教学能力培训 | 第36-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1 | 第40-42页 |
附录2 | 第42-44页 |
附录3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