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 研究综述 | 第9-24页 |
1.1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概述 | 第9-14页 |
1.1.1 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模型 | 第9-10页 |
1.1.2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0-13页 |
1.1.3 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与青少年积极发展 | 第13-14页 |
1.2 意向性自我调节活动项目——GPS项目概述 | 第14-21页 |
1.2.1 意向性自我调节活动项目——GPS 项目提出背景 | 第14-15页 |
1.2.2 意向性自我调节活动项目——GPS 项目的理论基础 | 第15页 |
1.2.3 意向性自我调节活动项目——GPS 项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 第15-19页 |
1.2.4 意向性自我调节活动项目——GPS 项目的参与者 | 第19页 |
1.2.5 意向性自我调节活动项目——GPS 项目评估方法 | 第19-20页 |
1.2.6 意向性自我调节项目—— GPS 项目的局限 | 第20-21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21-24页 |
2 研究过程 | 第24-2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24页 |
2.2.1 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测量问卷 | 第24页 |
2.2.2 目标完成度调查表 | 第24页 |
2.2.3 课程积极经验量表 | 第24页 |
2.3 训练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2.3.1 对GPS课程的改变思路 | 第24-25页 |
2.3.2 GPS-r课程 | 第25-26页 |
2.4 研究设计 | 第26-27页 |
2.4.1 前测 | 第26页 |
2.4.2 实施干预 | 第26页 |
2.4.3 后测 | 第26页 |
2.4.4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7-30页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意向性自我调节前后测结果分析 | 第27页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意向性自我调节前后测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3.3 实验组对照组目标完成度测试结果 | 第28页 |
3.4 实验组课程活动经验测量 | 第28-30页 |
4 讨论 | 第30-34页 |
4.1 改编后的GPS项目对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 改编后的GPS课程对意向性自我调节三个成分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 提升青少年的活动投入程度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 | 第32-33页 |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目标完成度没有差异 | 第33页 |
4.5 研究设计增加原始 GPS 课程授课的实验组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一 改编后的GPS课程示例 | 第36-46页 |
附录二 策略卡片 | 第46-52页 |
附录三 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测量问卷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